梧桐文学

第八零九章 大儒李轩求订阅求月票(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还有,两汉时代才有河南与金城的地名出现,《古文尚书》的成书时间在春秋,为何却有河南与金城两个地名?”

整个文庙之前千余学子,更加的寂静无声,整条街道落针可闻。

几位鸿学大儒则都是身躯摇晃,神色惊悸。

李轩则冷眼扫向众人:“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本王开课讲学,屡次要求你们要学会逻辑,学会思辨,不可尽信书中的道理,要学会亲身践行验证,做到知行合一。

可至今为止,能够做到的却极少。

你们如果研究了本王的学问,就该先验证《古文尚书》是否伪作。

找到足够的证据,再来文庙闹事。”

此时李轩又一拂袖道:“关于《古文尚书》,本王近日就有文章《尚书古文疏证》刊发于世,考证今《古文尚书》实为魏朝王肃伪造,孔壁古文十六篇则为东汉张霸伪造,你等可以自行研看,验证真假。

至于马融,郑玄等人,确是德行深厚,学识渊博,可其传播伪学,误我儒门千载,使无数学子走入歧途。

本王将之从文庙移除,有什么不对吗?”

那白发老儒整个人,像是老了几十岁,他几次想要开口,却又说不出话来。

最后只能抱了抱拳:“那么谷梁赤与刘向,蔡千秋三人又是何解?谷梁春秋可绝非伪学!”

李轩听了之后,却又是一声哂笑:“最早记录《谷梁春秋》的,是汉初陆贾《新语》。

在此之前所有史册都无记载,也无上古竹简遗世,其源流存疑,有后人编纂之嫌,怎能做我儒家传世经典?

且谷梁赤其人,说是子夏弟子,可子夏推崇礼法合一,与《谷梁春秋》学问绝不相容。

本王岂能容这等学问,存于文庙,误人子弟?”

他又扫望着在场众多儒生:“今日的场合正好合适,本王在此告诫你等,明年春闱,所有士子的文中再不得引用《古文尚书》与《谷梁春秋》的言辞,否则考卷定当罢落。

望你等谨记于心,万勿大意!”

,!

当代理学护法,也不能轻侮。”

那些大儒也都是错愕之余,怒不可遏。

那些年轻学子们,就更加的暴跳如雷。

“汾阳王之意,是说我们从小到大学的《尚书》都是假的吗?”

“岂有此理?《古文尚书》可是至圣先师的十二世孙孔安国献于大汉天子的,怎么可能是伪作?”

“汾阳王这是想要推崇今文吗?然则今文尚书分文析字,烦言碎辞,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

“你也配当理学护法?这是想要掘我理学的根基吗?”

“万世之道统,百代之垂范?”

李轩眼中掠过些许不耐之意,他手按腰刀,瞬时一股恢弘意势,横扫全场,竟使得在场诸多儒人与儒生都无法言语。

那白发老儒却是例外,他硬顶着李轩的刀意威压,怒声质询:“汾阳王这是要以力服人吗?”

李轩则冷冷一哂:“只是让你们安静下来,听本王说话!

你们说古文尚书不是伪学,那么我这里有几个疑问,要请几位大儒解答。

其一,虞子是否说过古文尚书有两体之分?又是否说过尚书中的大序与小序,并非圣人所作?”

在场的几位大儒,顿时面色微青。

虞子确实质疑过尚书可能是伪作,而虞子乃理学始祖,此间大多数人都是理学门人,虞子的徒子徒孙。

所以当李轩释开刀意的时候,在场的大多数人也陷入沉默。

李轩则是冷笑着,一步步走向了这些儒生:“我再问你们,《史记》未曾记载伏胜失其本经之事,魏夏(魏晋)儒人说伏胜失其本经之说,能否采信?”

“其三,《后汉书·儒林传》记载马融、郑玄所注之《古文尚书》,为何与东夏(晋)梅本古文篇数不合?’

“其四,所谓的东夏(晋)梅赜奏本《古文尚书序》称“安国承诏作传”

一事,为何不见《史记》与《汉书》记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大明之秦王风水主播,一个关注全网官方慌了陆时衍秦潇盛总,你老婆又闹离婚了绝品神医都市游凶案现场直播神医弃女:鬼帝的驭兽狂妃唐朝小闲人快穿海王女主有点野霍三爷,宠妻请克制我哥居然成神了囚凰(狗血)大佬她又在末世开挂了年代文作精女配她不作了星际种田:指挥官的小娇娇软又甜十二星云录诸天大航海时代快穿:娇软美人沦为反派的囚宠草原有条月牙河钻石王牌之魔投救世主魔头我劝你向善体验派影帝豪门圈爱:契约小妻嫁给我!末世重生小娇妻穿成渣A后我的O怀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