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杨缓一听这话就泄了气,他垂下头,苦涩叹道:“若是如此,我倒想知道我的俸禄去哪儿领,一路上穷得喝西北风,半个差饷都没见着,可真是亏大发了。”
朱瑛或许还感念他的救命之恩,终究没有多问,倒是谢濯灵沉吟片刻,开口道:“晋州……昨日有一位朝中官人送密信给我,言其夫人久病缠身,御医束手无策,令我走一趟晋州城,替夫人诊治。
如此说来,我们倒是同路。”
她眉头微蹙,似乎也预感到此行恐难平顺。
两日后,江陵府。
此地城门高阔,虽已入夜,门下依旧车马不息,尘土随蹄声扬起,罩住一片熙攘。
杨缓布衣束发,作寻常车夫打扮,他先默默下马递上众人过所,过了片刻,又低声应和了守卫几句,语气诚恳谦和。
这马车是他们重金从车马行买的,赶路快,车厢也宽敞,三人同坐都不显逼仄。
只是这两日途经不少山道,路途颠簸,朱瑛与李朔方还好,谢濯灵没有武功在身,又久未远行,此时已经脸色发白,看着有些吃不消了。
不知是否“医者难自医”
的缘故,自李朔方看到谢濯灵那日起,她就是这幅样子,面庞虽如玉一般挑不出什么瑕疵,却也像玉一般透不出半点血气。
李朔方掀开一角帘子,好让夜风透进车厢,谢濯灵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脸色总算是稍微好些。
她偏头望去,帘外映出一方街景——这是一条极热闹的街巷,街头巷尾散落着各种摊子,远处货郎摇着拨浪鼓一路走来,叫卖声不绝于耳。
马车在一片喧腾中继续滚动,辘辘声中,已经到达了此行的落脚处。
还未下车,朱瑛就忍不住掀帘打量,目光转了几圈,定格在眼前的楼宇,连连惊叹:“好气派的酒楼!”
只见这酒楼高三层,彩楼欢门高高挂起,门首并排悬着亮堂堂的红纱栀子灯,乍一望就喜气洋洋。
未至楼内,便已传出杯盏交错、人声鼎沸,令人想见其宾客盈门的景象。
几人跟着杨缓一进门,就有个敦厚的中年人笑眯眯迎了上来,看样子是这酒楼的掌柜:“哎呀呀,阿缓,这几年可好?当年老板娘还在的时候,你那麻利劲儿,可是把喜来居忙活得风生水起!今儿听闻你要来,我可是特意留了客院上房等着呢。”
朱瑛疑惑:“朔方姐,我怎么感觉,杨缓好像给全大凉的酒楼客栈都跑过堂,他可真勤快。”
杨缓拍拍掌柜肩膀,笑道:“听说你这客栈近来换了好酒,特意来看看你是不是良心发现,舍得拿出来请人了。”
一边说,一边摸出一块之前朱瑛给的碎银子,“喏,只住一晚,拿好了。”
掌柜的没接,瞪了他一眼,正色道:“今儿回来了,就当是回自个儿家,哪还有要你钱的道理?来来来,几位里面请!”
他收回目光,朝着李朔方几人略微欠身。
杨缓手一顿,面上笑容未收,手里银子已经慢悠悠收了回去:“老秦你既然这么说,我也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李朔方早知道他只是装装样子,根本没打算真掏钱,不由冷哼一声,暗道这穷鬼什么时候舍得住这种酒楼?感情是找着熟人,前来蹭吃蹭住打秋风了。
几人找了一张雅间坐定,不多时,好酒好菜便流水般一道道上了桌,掌柜怕其余三人喝不惯这里的酒,还亲自送上一壶温热的花茶。
杨缓敲了敲碗,笑道:“猜猜这家酒楼以前是谁开的?”
朱瑛嘴里塞了一大块炖羊肉,谢濯灵正靠着窗闭目养神,李朔方看起来更没有半点捧场的意愿,杨缓只好抿了一口酒,自问自答道:“是药材铺那方老板的故妻。”
朱瑛咽完嘴里的肉,放下筷子啧了一声:“方老板故妻能开得起这酒楼,想必既有钱又有本事,他自己怎的这么穷?”
“方老板本名叫方砚之,这名字倒雅,是打小收留他那门派的掌门起的。
方砚之跟他故妻是贫贱之交,两口子在街头开了个药铺,他自己没什么生意头脑,全靠方娘子打理经营,后来总算熬出点名声,日子渐渐宽裕了起来。
但后来,方砚之师门出了事,除去那个早年被太玄派掳走的师弟,就只有他侥幸逃过——满门的仇,一桩一桩,全靠他一个人扛着。
你也知道,江湖上的账,不是刀子就是银子。
他自己打不过,就花钱雇人替他师父报仇,又遍天下找他那个丢了的师弟,几年光景,仇还没报出个结果,银子砸进去跟流水似的,渐渐的又是家徒四壁。”
“那位方娘子呢,也不是没熬过日子的人,她不怕清苦,只怕给她和唯一的小女儿也惹上祸事,终于有一天,带着自己这些年最后的积蓄,还有她女儿,走了。
走之前没吵没闹,只留下一句话,说想一个人做点营生,过过清净日子。”
“后来她真开起来了,就在这条街口——‘喜来居’那牌匾还是她亲手写的。
做菜有一手,人也会来事儿,生意慢慢做起来了,风风火火的几年,那时不少人追她,她都没答应,但直到她后来病得厉害了,也没再去见过方老板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