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102章 风云际会求订阅(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102章风云际会!

(求订阅)

鲁锦现在还是本着能低调就低调,起码先扛过第一波元廷的镇压再说。

因此哪怕已经定下了制度,但对外还是不敢这么叫的。

现在行政院和枢密院,对外就直接称文、武两院,内阁对外称为秘书局,设掌书一人,秘书一人,文书若干。

听着就像个草台班子.

秘书也不是什么新词,确立三省六部制的隋朝,刚开始就是五省,除了常见的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还有就是秘书省,内侍省。

不过当时的秘书省是内臣,主要为皇室管理图书典籍,算是皇家图书管理员。

李善长对考试很感兴趣,好奇问道,“大帅准备考什么?”

“当然是考实用之学。”

鲁锦给了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反正不可能考儒家经义,元末的儒学,怎么说呢,乱七八糟什么门派的都有,蒙古人自己不学,他们也不管这个,你爱什么学派什么学派。

是大明建立之后,朱元璋才下令将程朱理学定为统一科举教材,并在其中做了删减。

现在注解的版本太多,你就算考经义也能考出许多不同的答案,再说鲁锦也不擅长这个。

他一个反贼能考什么,当然是直接考策论骂元朝了,谁骂的出彩,能看出元朝的弊病,那才叫有真才实学。

用这种考题,起码统一考生的反元思想,若是能看出元朝的弊病,那说明眼光也不差,有自己的分析能力和见识。

“而且不仅要考文官,武官也要考。”

鲁锦又补了一句。

“武官也要考?大帅是要招录军吏吗?”

李善长诧异道。

“对,圣武军的体制还不够完善,尚缺一些军需官,军法官,还有训导官。”

鲁锦的命令很快传达下去,一张张告示贴到了目前他所有的地盘里,有志出仕来元帅府做官的读书人,不拘出身,只要识字算数读过书,自觉有才学者,都可以来报名参加考试。

考试分文武两场,文试录取知县,主簿,元帅府吏员若干,并注明不考儒家经典。

武试也不考武艺,录的是军中文吏,掌军需、军法、军教事务,但有武艺,懂兵法的更好,会优先录取,最低要求也是吃苦耐劳,能跟随军队行军并参加阵战的,怕死的别来!

所有考生于十月十六午时抵达庐州,即可报名参考,无为、和阳、含山、巢县四县考生,可先到巢县汇合,乘船抵达庐州,食宿自费,乘船免费。

这告示一出,还真吸引来不少考生,主要是‘不拘出身’,还有‘不考儒家经典’这两项,给了更多人机会。

一些不算精通儒家经典的读书人,之前元廷衙门里被赶走的吏员,甚至就连一些商店的账房都跑了过来,咱当不了知县可咱会算账啊,当个管军需的小吏总行吧?

而那些正经儒生,则更热衷于这种选官的形式,考试啊,一看就正规,庐州鲁大帅跟那些寻常的反贼就是不一样!

十月十五这天,常遇春终于回土匪窝带来了自己的‘家眷’,其实主要是蓝玉一家,常遇春自己是怀远人,比定远还远,在濠州西边,想回那边一趟把家人接来太不容易了。

除了蓝玉一家子,还有十来个他自己管着的亲信手下。

一行人到了巢县码头,准备坐船去庐州,结果却发现码头上有一群背着包袱的大头巾,也正准备搭船。

常遇春一米八五的身高,腰里挎着弓箭,手里拄着长枪,见状不禁好奇道,“你们这是做什么的?也是要去庐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神医女凰人在港综,开局陪大嫂做头发神医魔后我能看到准确率我在逃荒路上当地主我在末世开商店秦时明月之侠道墨问名侦探柯南之溷吃等死成为影帝私生女之后抽卡救不了诡异世界退休大佬在豪门兴风作浪龙耀九天军少心尖宠:早安,小妞海贼之最强皇副Mr3魔境主宰数风流人物穿成雍正后我成了万人迷重生之惊羽暴富系统:真千金她惊艳了世界飘渺星程读心萌宝:咱把阿娘宠上天!诸天演道佟贵妃什么时候有喜(清穿)老祖出棺秋色揽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