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想来流传在世的只有三莲决残本,并无所谓的七莲决。
此次讨论的主题是三莲决的第二种境界,入淤泥而不染境界。
三莲决一共分为三种境界,第一种是出淤泥而不染境界,第二种就是入淤泥而不染境界,第三种境界是净淤泥而不染。
三种境界字面上理解倒是不难,但是要做到却是十分艰难。
光是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就已经是凤毛麟角了,更别说是入淤泥而不染境界。
相传这三莲决功法修炼起来,进展缓慢犹如龟爬,往往都是寿元耗尽,也没能修炼成功。
开篇就讨论这么高深的话题,四少爷觉得以在场众人的智慧,应该是说不出什么特别的见解。
一个时辰过去了,就两位高僧发表了对入淤泥而不染境界的见解,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见解之处。
此时,宁远站了起来,想来这次他替代明王而来,算是有所准备的。
“尊说天下,入淤泥而不染,为大义而舍小利。
投身黑暗,行为光明。
是以抱光明之心,入黑暗之世。
其本心不忘也。”
本来这段言辞倒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如果让四少爷理解的话,那就是不忘初心,就算身处在‘淤泥’的环境下,只要不忘初心,就是入淤泥而不染。
但是接下来宁远表达却是话锋一转,见解新颖独到,有点不像他的风格。
“刺,行于暗,不达目的不罢休。
吴王残暴,多兴兵。
为近其身,弑父杀母,伏三年,如仆如狗,终藏器于身,随行猎,箭中,拔之刺与喉。
其为三年入淤泥而不染,谓之‘刺’道。”
宁远这见解十分大胆,也超出佛家
常理。
他说有个叫‘刺’的人,因为吴王残暴,经常兴兵打仗。
他就杀掉自己的父母,主动去做吴王的走狗三年,终于在一次狩猎的上,找到机会杀了吴王。
而他这三年的行为就是入淤泥,刺杀吴王就是不染。
这种见解十分大胆,也很容易受到攻击。
而接下来才是重点。
不到半刻钟就有人提出质疑了。
“刺的行为并没有考虑到后果,打仗并不会因为君王死了而终止。
与入淤泥而不染境界不符。”
“刺的本心是终止战争,当吴王三年走狗的行为就是他决心入淤泥,最后即使他得到吴王信任也不会与吴王同流合污,而是选择杀身成仁。”
“但是他的行为还是错的,并没有达到我刚才所说的终止战争。”
“刺的境界达到了,行为的结果不能说明他境界不够。
以一人之力,要阻止一个国家的行为,那是净淤泥而不染的境界了。”
四少爷也陷入沉思,宁远说的刺道到底算不算入淤泥而不染的境界。
四少爷心想,如果这是尊佛的话,那他应该是渡化吴王,但是想到这点上,又发现这已经是净淤泥而不染的境界,那宁远的刺道符合入淤泥而不染的境界吗?
想了许久,四少爷终于发现这刺道还是不能达到尊佛的入淤泥而不染境界。
(本章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