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此番算是记著了,头前牟驼岭马匹之事还未与苏武算一算,此番又来这廝定是怕监军抢了功劳,昔日里,李宪童贯为监军,那功劳都大了去了,此番里,
定是这嘶想夺了监军之功,所以如此来行!
若是苏武知道李彦所想,不免也觉得其实他这么来想,却也不假。
但唯一不对的是,监军与监军也不一样,他与李宪童贯,又岂能相提並论?他还想要李宪童贯之功?
那真是痴人说梦,那苏武该干啥去?
野心倒是不小,想得也是挺美。
终於熬到天亮,收拾了营帐马匹,也收拾了不少战利品,自当还往北去。
真去洪州。
洪州不是什么大城池,在这个地方,也容不下什么大城池,出產少,自就人口少,人口少,城池就不会大。
城內军民,加在一起,许也就是个两万人上下,说是堡寨,这城池又比堡寨要大。
远远看著那黄黄的土墙,早已是四门紧闭,城头上的人也看到了宋骑,鼓声大作,正是备战,反应极快,也是这里,歷年来战事也多,军民的战爭素养极高。
苏武绕城打马,自不是来攻城的,也知道城內之兵,在摸不清楚情况之下,也不会出城来迎战。
苏武只管绕城走马,时不时也看看那党项城池,他自不紧不慢,城头上越来越多的甲土,似乎也並不害怕,如此远远对视对峙。
城东是河流,是永定河的上游,水流不大,就是从白於山留下来的溪流匯聚。
这地方乾燥得紧,离海洋很远,降水也少。
城內用水,显然都是从那河水沟渠引流西北城池,多也没什么护城河,本就缺水..
但护城的壕沟是有的—
这城池要攻,先断水源,但这件事短期的效果不大,城內自当有水备用,长期围困才能见到效果,但断水源的事一定要做,即便短期不见效,也是敌人的心理压力,也是己方的心理优势。
要多备长板去架壕沟,再四周去看,此处难以伐大木,那军械之物,都要直接带来。
这又是一项巨大的运输工程。
诸多州府,徵调民夫之事,与以往也不同了,还要成倍数增加,也是压力,乃至关中之地,也要徵调民夫往北来,粮食耗费更又巨大。
一时不免也想,昔日汉武帝大军出塞,那当是何等耗费?
苏武越发皱眉,举国之力虽然是真,但这国家朝廷,似乎力量也並不大,换句话说,
成倍的民夫徵调,成倍的粮草供应,只怕朝廷难以调拨妥当头疼..
继续往东,去龙州看看。
路上,也不断有游骑来报,身后跟来了党项游骑,苏武也不管,只管一路往东去,党项真要出大军来,还真不是这几日的事。
这洪州龙州之地,就不是驻扎大军的地方,大军得就粮,那就得驻扎在黄河沿岸出產丰富之处,也就是在那贺兰山下兴庆府周遭。
包括马匹,这洪州龙州,也不是养马之地,马匹在更北的河套,所以说党项真正的骑兵主力,也不可能长久驻扎在此。
这些事,岂能是东京城那蔡相公王相公能清楚明白的事?
甚至苏武不是到此之后真正深入想看去想,便也不会明白。
但真要说这是什么了不得的见解,其实又不是,这就是简单的信息差,世间人之区別,就是这些简单信息差的区別。
不免也还想,何以每次宋军伐夏,头前看似都打得不错,最终还是要一败涂地?
道理也在这里了,党项反应时间会比较长不免也暗合一个道理,西夏之军,也在拉长宋军的补给线,以党项之纵深,来打击宋车之粮草供应,再配合骑兵四处出击·
慢慢往龙州去,自也就看到了龙州城,与洪州城没什么两样,只是这龙州城,比洪州那边更缺水,只有南边有溪流,其他三边,溪流都少苏武不免脑海之中在慢慢制定作战计划,也把以往宋军伐夏之战都拿来分析一番。
急是一个大问题,不能急。
该怎么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