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杂活儿有小德子几个。
裴长青看了他们几个一眼,不是,你们六个是萧先生送来学厨艺的,学完就要走的,不是萧先生送给我家的终生免费家政!
沈宁挽着裴长青的手臂,“二郎~,走,先吃饭,吃完饭就看书,我给你把炕烧得热乎乎的。”
裴长青直接揽住她的腰,单臂给她抱进屋里,“媳妇儿,咱商量一下学习计划。”
众人笑着准备开饭了。
西间炕上,裴长青一脸认真还带着点委屈,“媳妇儿,你不是想让我来年春天就下场吧?”
这也太赶,太恐怖了。
在县衙这段时间裴长青也不只是干工程、交好县衙书吏衙役们,还打听了关于童生试和县学的很多信息。
他就开始给沈宁陈述这其中的艰难,让她有个心理准备,免得对他期望过高。
本朝科举分三级,初级童生试取秀才,分为县试、府试、院试。
县试、府试由本县县令和本府知府主持,院试由皇帝钦点的翰林提学官主持,三年两考,去年考过,今年不考,来年后年会连考。
童生试和现代的高考差不多,十年寒窗然后下场,但是秀才的录取率比现代本科率可低得多。
县试每次取40-60人,可参加考试的人数却非常庞大,动辄过千。
因为除了新生还有一年年积攒的老生,从十来岁的束发少年到白发苍苍的老者都有。
通过县试加上去年没过府试的考生再加上另外八县的考生一起去参加府试,府试也就录取100-140人。
这些人再和往年积累的童生一起参加院试,经过近百年的积累人数更是庞大,数以万计。
而每一届童生试他们县顶多录取8-15名生员,即秀才,三年也只有16-30名。
录取率在2%-8%之间。
看看这个录取率,跟77年恢复高考的录取率差不多。
举人也不遑多让,录取率可能不会超过3%。
本朝的进士金贵难得,哪个家族出一个进士,就会迅速崛起,成为本县新贵。
举人虽然没那么稀有,却也很难得,因为举人也很难考,考中也可以做官,不少知县以及六部吏员就是举人出身。
想想人家老的读了几十年书,小的也读了十一二年,他一个……还在启蒙的成年人,能考过人家?
来年要猛啃书,肯定不下场,县试都甭想。
后年可以冲冲县试,府试估计不行,院试更不想。
大后年不考,再一年可以保府试冲院试,咋也混个童生。
再下年争取考个秀才。
四年的时间备考童生试,考个秀才,应该还可以吧?
别人六七岁启蒙,咋也得学十年,十六七、十七八岁下场呢。
裴长青黑眸水洗一样清亮,“媳妇儿,你有什么想说的?”
沈宁微微一笑,拍拍裴长青的肩膀,张开双臂抱住他,“裴总,我给你一个爱的抱抱,加油,你可以的!”
不管三年五年还是几年,都可以的!
就是别到时候和儿子一起下场就行,她怕他会不好意思。
看沈宁没催他来年就下场,裴长青松口气,“吃饭,下午去镇上看看。”
明天就开始在家看书吧。
堂屋排着队光明正大偷听的几个孩子以及竖着耳朵小心翼翼偷听的几个老婆子纷纷装没事儿人一样,“吃饭啦。”
裴父心疼儿子,天天做重力气活儿,这又要回来读书费脑子,可真不容易。
他对裴长青道:“二郎,你能读啥样就读啥样,不用着急,读书咱家有阿年呢,不愁。”
裴父现在对小鹤年非常有信心。
即便他不懂读书,可看着村里大人孩子来来去去地跟着阿年读书,他就有一种“我孙能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