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导论(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一、文学史建构的三种模式

历史是历史学家的经验。

历史不是别人而是历史学家“制造出来”

的,写历史就是制造历史的唯一方法。

——[英]爱德华·霍列特·卡尔EdwardHallettCARR,1892—1982

在后现代的历史视野中,从来不存在所谓客观的历史,只有历史的叙述。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Anderson,1936—2015

1、文学史建构的外在论模式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此可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王国维(1877—1927)

按外在论模式,以下作品难以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定位。

(1)、萧红《生死场》1935(2)、张爱玲《传奇》19441947(3)、金庸《鹿鼎记》1972

(4)、三毛《撒哈拉的故事》1976(6)、汪曾祺《受戒》1980

2、文学史建构的内在论模式

上一代的历史学家们引入了批评与意识形态背景的关系,而忽略了对作品的内在分析,形式主义者们所做的正好相反。

——[法]托多洛夫(TzvetanTodorov,1939—)

不应该把文学视为仅仅是人类政治、社会甚至是理智发展史的消极反映或摹本。

文学分期应该纯粹按照文学的标准来制定。

——[美]雷纳·韦勒克(RenéWellek,1903—1995)

内在论模式难以处理多种文体的线索:

文:《论语》《道德经》《庄子》《韩非子》《淮南子》骈文、散文……

史:《世本》《史记》《左传》《荷马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经:《圣经》《可兰经》《吠陀经》……

歌:《诗经》、乐府、唐绝句、宋词、元曲、戏曲……

3、文学史建构的内外融合模式

文学史家在描述文学发展的普遍进程时,要解释这种差别,揭示该演进的动因,不论它是在文学自身之内,还是源于它与人类文化其它现象的文化关系……文学史是文化史的一个分支。

——[俄]鲍里斯·托马舍夫斯基(BorisTomashevsky,1866-1939)

内外融合模式例一

狎邪小说:《品花宝鉴》1849(断袖)、《花月痕》1872(才子落魄、佳人蒙尘)、

《海上花列传》1892(□□列传)、《孽海花》1903(政治神话、女权议论)

公案侠义小说:《荡寇志》1878、《三侠五义》1878、《老残游记》1906(“文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淑妃大佬女配她超有钱[快穿]高能预警!空降奶包炸翻豪门武极天下机械炼金术士降维碾压[快穿]你不要太可爱不能修仙的我只有去培育魂宠了北宋大表哥五师妹穿成男主的夫子后炼狱艺术家魔帝归来当女婿奋斗在修真界把惊悚游戏玩成修罗场[无限]帝妃她富敌三界我在低武世界得道成仙重生逆袭:高冷总裁暖心爱自恋BOSS:小秘她只想搞钱海兰萨领主快穿系统之宿主是个戏精三爷宠妻甜蜜蜜我想当巨星大国重器[快穿]当我绑定三次元论坛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