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苏汶则以革命作家和“自由人”
以外的“第三种人”
自居,攻击革命作家把“所有和他们自己大不相同的人都错认为资产阶级的辩护人”
。
论争性质:1932年前是左翼“同路人”
,1933年后是文艺斗争的阶级对立(时间最长、规模最大)
主要文献:胡秋原《阿狗文艺论》《勿侵略文艺》,苏汶《关于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第三种人”
的出路》《论文学上的干涉主义》,杨邨人《揭起小资产阶级文学之旗》;
瞿秋白《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周扬《自由人文学理论检讨》,鲁迅《论“第三种人”
》《又论“第三种人”
》
三、左翼小说
拓展——“两个口号”
的论争(1936)
1936.2周扬提出“国防文学”
1936.4鲁迅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两个口号麾下的左翼阵营不同。
鲁迅是左联的精神领袖,周扬是左联在行政和组织上的领导人。
周扬提出“国防文学”
这样一种具有“抗日统一战线”
性质的表达作为左联的“口号”
,既不违背中央的政治意图,也能缓解左联与国民党间的紧张关系。
但冯雪峰、郭沫若、鲁迅、胡风等担心“国防文学”
会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使左联失去对国民党的警惕性和战斗力,因此在新的口号中强调了“革命”
和“大众”
。
论争性质:左联内部的论争
主要文献:鲁迅《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1936.8)(周扬、夏衍、田汉、阳翰笙“四条汉子”
)、
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包天笑、林语堂、周瘦鹃、陈望道、叶绍钧、郑振铎、冰心、丰子恺等21人联名发表《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1936.10)
1、蒋光慈的革命文学创作——“革命+恋爱”
小说
蒋光慈(1901-1931)原名蒋如恒,又名蒋光赤,安徽金寨县人。
1921年4月,与□□、任弼时等一起赴苏联,进入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
192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留苏期间,写成第一部诗集《新梦》(1925年出版),高亢的歌颂十月革命,赞美苏联新生活,是中国政治抒情诗的最早作品。
1924年回国,1927年发表第二部诗集《哀中国》,表达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情绪。
著有小说《少年漂泊者》1926,《野祭》1927,《冲出重围的月亮》1930等。
我买了一瓶红玫瑰酒和一束鲜花,乘车至吴淞口的野外。
我寻得一块干净的草地,面对着汪洋的大海,将酒瓶打开,将一束鲜花放好,即开始向空致祭,我放声痛哭,从来没有这样痛哭过,我越哭越伤心,越伤心越痛哭,一直哭到夕阳西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