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就可惜我们只顾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的橱窗里找寻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
——摘自《烬余录》
张爱玲——在文学史之外《秧歌》、《赤地之恋》、《惘然记》、《小团圆》
“月亮高高地在头上。
长圆形的月亮,白而冷,像一颗新剥出的莲子。
那黝暗的天空,没有颜色,也没有云,空空洞洞四面罩上来,荒凉到极点。”
——摘自《秧歌》
“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
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摘自《金锁记》
1952-1978年,大陆关于张爱玲的评论没有再出现。
1961年,夏志清英文著作《中国现代小说史》出版,为其耶鲁博士学位毕业论文。
1979年,该书繁体中译本首次出版。
1981年,上海《文汇月刊》刊出张葆莘的评论文章《张爱玲传奇》,是大陆报刊多年来首次重新出现张爱玲的名字。
1984年,黄修已首次将张爱玲写入《中国现代文学简史》。
对于普通人的错误弱点,张爱玲有极大的容忍。
她从不拉起清教徒的长脸来责人伪善,她的同情心是无所不包的。
她深深知道人总是人,一切虚张声势的姿态总归无用。
她所记录下来的小人物,不可避免地做些有失高贵的事情;这些小故事读来叫人悲哀,不由得使人对道德问题加以思索。
张爱玲是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可是同时又是一个活泼的讽刺作家,记录近代中国都市生活的一个忠实而又宽厚的历史家。
她同简·奥斯汀一样,态度诚挚,可是又能冷眼旁观;随意嘲弄,都成妙文。
——摘自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我深信张爱玲是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也是五四以来最优秀的作家……在意象的运用上,在人生观察透彻和深刻方面,实在都不能与张爱玲相比。
遍观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坛,实在不容易找到第二个作家,在女性和男性心理方面,下过如此这般功夫。
我想张爱玲很像一只蝉,薄薄的纱翼虽然脆弱,身体的纤维质素却很坚实,潜伏的力量也大,而且,一飞便藏到柳荫深处。
如今是“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的时候。
——摘自水晶《蝉——夜访张爱玲》
水晶(1935)原名杨沂。
美国加州伯克莱大学比较文学博士。
洛杉矶加州州立大学外文系教授。
张爱玲迷和研究专家。
著有《蝉——夜访张爱玲》《张爱玲的小说艺术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