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前世找他投资的那都不知凡几,他也不能一拍脑袋便给人家投资,是故,很多行业他都去考察过,且都还有人给他细细讲解过。
这也是他打造大明工业帝国的依仗。
前世他考察过的行业太多了,虽说他不是每个行业都了解得很透彻,但大致怎么做他还是知道的。
他也不需要对每个行业都了解透,还是那句话,上位者最核心的能力就是识人用人,他只需找到能让这行业发展起来的人才就行了。
宋应昇对冶炼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且钢材也是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所以,他才会画个高炉图纸给人家,并将前世人家给他细细讲解的东西跟宋应昇复述了一番。
他就是要培养宋应昇来发展冶炼行业,特别是冶炼钢材。
这高炉还就是冶炼钢材的关键,他得引导人家把这东西摸透了才行。
他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你觉着现在最高能做出多高的高炉来?”
这个怎么说呢?
宋应昇细细想了想,随即小心道:“陛下,若是我们如同修葺城墙一般,将底座做大点,把黏土层抹厚一点,建个三丈高的高炉应该没问题。
不过,那样建出来的高炉会很大很大,估计比乾清宫都要大。”
你还避讳这些干嘛?
这三丈高的简易高炉炼制出来的钢材肯定比土法炼钢炼制出来的钢材要好,虽然这质量还没法和后世的标准钢材比,这会儿用起来是绝对没问题的。
朱觉闻言,毫不犹豫道:“你觉得要建多大就建多大,三丈高倒是勉强够了,你把这里面的结构按比例缩一缩,炼出钢材来应该是没问题的。
你要记住,不管什么东西,我们先得有,而后才能在有的基础上慢慢琢磨怎么改进,若是你一直对着图纸琢磨,不把实物造出来试试,那是很难有进步的。”
哦,不管怎么样,先建出个样品来再琢磨怎么改进是吧?
宋应昇闻言,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了。”
明白了就赶紧准备。
朱觉闻言,果断道:“那你今天就把草图画出来,明天就准备材料,后天就召集匠户在潮白河和通惠河的交汇口附近找个合适的地方开建。
我们不论是打造火枪火炮、武刚车、各种加工机械,乃至建造城池,打造冷兵器和盔甲等等,那都需要钢材,这些一旦产量上来了,每天一万斤钢材都不够。
你最好能在一个月能把钢材的产量提升到日产十万斤以上,如若不然,很多地方都会因为没有钢材而卡在那里动弹不得。”
啊?
日产万十斤以上!
宋应昇喃喃的估算道:“陛下,现如今十斤铁矿石能炼出三斤生铁来就算是不错了,若是炼成钢材,十斤能出一斤就算是不错了,还有煤一般炼多少斤矿石就需要多少斤煤。
这么算起来,十万斤钢材就需要一百万斤铁矿石才能炼制出来,再加上煤,那就是两百万斤。
而四百料的战船和运粮船想要跑得快,那最多就能拉两三万斤的货,而且就算船能跑起来,我们从遵化那边拉煤和铁矿石过来也得三天时间,空船回去还得两天左右。
也就是说,如若我们用四百料的战船和运粮船来拉煤和铁矿石,那一拨就得上百艘,若是要连续不断地拉,那就得安排五拨,也就是五百艘。”
这会儿他上哪找五百艘战船和运粮船去?
辽东拉粮食的战船和运粮船都不够呢,他还调拨了上百艘漕船,关键这两个月漕船还得赶紧把南方的粮食转运过来,要不然,等这边河道一结冰,那粮食就拉不过来了。
也就是说,这两个月他连漕船都不能调拨太多。
朱觉皱眉沉思了一阵,随即果断道:“你可以命人在那边的铁矿附近修建简单的炼铁炉,反正这边还得精炼,你只需让他们随便挖点黏土做黏土模,将铁矿石铸成铁锭就行,铁锭还好运输得很。
这样一来,我们只需运三成的铁锭过来就行了,煤也只需拉三成,一拨也就需要三十艘漕船,五拨也就需要一百五十艘。”
哦,这样的确省了很多船。
宋应昇连连点头道:“陛下英明,微臣明白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