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朕还可以先让你的人来领兵,以安抚人心,反正你人在京师,朕也不怕你的人不听号令。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你手底下除了芝虎、鸿逵和芝豹,还有何人可以领兵。”
您还要用我的人领兵?
郑芝龙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还是小心道:“陛下,微臣的族侄郑彩和郑联随微臣征战多年,可以领兵。”
嗯,人马有了,领兵的将领也有了,武力方面应该没多大问题了。
接下来就是杜绝贪腐的问题了。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又问道:“师皋,生丝和茶叶的产地主要在哪些地方?”
毕懋良回想了一阵,这才细细解释道:“陛下,生丝的主要产地就是浙直闽,茶叶的主要产地也是浙直闽,这三地每年都能产上千万斤的茶叶,还有就是巴蜀,每年也能产千来万斤的茶叶。”
浙直闽和巴蜀吗?
那正好。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果断道:“传子先和熊文灿前来觐见。”
徐光启就在万寿宫南面的温室里,来得倒是快。
不一会儿,他便疾步而入,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陛下。”
你先来那就先给你说说丝绸和茶叶这两个行当的发展问题。
这两样东西光靠打抢可不行,现如今大明出产的丝绸和茶叶还不够,哪怕全部用来满足大明内部都不够,这两个行当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子先,你对种桑养蚕和种植茶叶可熟?”
这个自然熟。
徐光启谦虚道:“陛下,微臣略懂种桑养蚕和种植茶叶,微臣的《农政全书》里就有蚕桑部,专讲种桑养蚕,另树部里也有一卷,专讲茶树种植。”
你真是个农政大行家。
朱觉想了想,随即问道:“浙直闽是生丝的主产地又是茶叶的主产地,这桑树和茶树的生长习性是不是差不多?”
这个怎么说呢?
徐光启缓缓点头道:“若是说生长习性,桑树和茶树都喜温湿环境,浙直闽的温湿环境正适合桑树和茶树生长。
不过,桑树比茶树更好种植,皆因桑树对土质和光照的要求并没有茶树那么高,且桑树比茶树耐寒,哪怕河塘冰封的地方也能生长。”
哦,主要是温湿环境是吧?
朱觉琢磨道:“巴蜀、湖广、江西等地也应该属于温湿环境吧,这些地方是不是都适合种植桑树和茶树呢?”
这个怎么说呢?
徐光启细细想了想,这才小心道:“陛下,若是光论温湿环境,巴蜀、湖广和江西等地的确也适合种植桑树和茶树。
不过,这种桑养蚕和种植茶树都需要一定的技艺,特别是种桑养蚕,若是不会相关的技艺,那是产不出生丝来的。”
哦,需要一定的技艺是吧?
这个可以让你去推广教授。
他们正商议着呢,熊文灿已然疾步而入,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陛下。”
你来得正好。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太蒙,巴蜀能种茶树应该也能种桑树吧?巴蜀的茶叶产量都能有上千万斤每年,怎未见你们种桑养蚕织造丝绸呢?”
我们那也产丝绸啊。
熊文灿细细解释道:“陛下,巴蜀也产丝绸,且历史悠久,自春秋时期巴蜀就开始种桑养蚕了,三国魏晋时期蜀锦更是闻名天下,唐宋时期蜀锦的产量还高得很,只是到了大明定都金陵,浙直闽种桑养蚕日渐繁盛,蜀锦生意便越来越难做了,现如今也就是巴蜀本地士族和土豪乡绅用蜀锦了,很少有蜀锦能卖到外面来了。”
哦,原来巴蜀也盛产丝绸啊。
那可太好了。
看样子丝绸和茶叶这两个行当大有可为啊。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抬手道:“承恩,赐座,大家都坐下说话。”
(本章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