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行了,吃饭呢,先别做动作,该噎到了。”
米瞳招呼她坐回去。
米荔嘟囔一句,“vivian你不是科学家么,科学家不应该什么都知道的吗?”
“科学也分很多门类的呀。”
尚力维解释道,“每个人专精的东西不同,有人是研究数学的科学家、有人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家。
就算研究的是一个类别,也是‘大同行,小外行’。”
米荔提问:“什么是大同行,小外行啊?”
一般人都会觉得孩子打破砂锅问到底很烦,解释了孩子也听不懂,索性以“小孩子问那么多干什么,吃饭”
来搪塞。
但尚力维是做不来那种事情的。
她非常耐心地说:“就像两个人都是厨子,他们是不是同行?”
米荔点头。
她继续问:“但要是他们一个人是西餐厨子,另一个人是中餐厨子,是不是各自都有对方不清楚、不会的绝招?是不是西餐厨子在中餐馆是外行,反之亦然?”
米荔一下子就明白了,“我们觉得理所应当知道的、很简单的东西,在另一群人眼里就变得很难了,可能听都没听过。
是不是这个意思?”
得到尚力维的肯定之后,米荔乐得又多盛了半碗饭。
她兴致勃勃地讲起了今天下午在射击馆玩到的枪,“我才知道好多人都分不清ak-47和akm还有56冲……”
一个还不到八岁的小孩,能从握把、机匣、弹匣区分几个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的枪。
虽说这些知识是从别的“枪龄”
高的小孩那里听来的,但仅一个下午的玩耍就能复述并牢记于心,强烈的兴趣和聪明的大脑缺一不可。
米荔的眼睛亮亮的,“要是能拍成视频发到网上就好了!
这样就有更多的人能分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压在尚力维心里的巨石突然崩出一条裂缝。
一个绝妙的点子像是石猴子那样蹦了出来。
做学问、搞研究是条漫长无望的路,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搞出真正改变人们生活的东西。
但是科普不一样。
科普能做的,就是帮助人打开一扇窗,让新鲜的知识如窗外的空气那样流动进来,冲淡屋内的死水。
每个看到科普的人,都可能从中受益。
而对于尚力维而言,最重要的是——性别科学普及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一个个知识点,更是这背后需要改变的性别观念。
她被开除的经历让她做不了研究员,也不能在大学任教了。
但在网络上科普,却是不需要任何门槛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