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镇上,先有了刘寡妇的美容美发馆,文庆支书的纸扎铺子。
如果,赵长友的百货门市开业,黑山嘴村人在镇上就有了第三家铺面,一个地方的发展,和能人的带动示范关系很大。
有消息灵通人士说,文庆支书的纸扎铺子生意特别好。
因文庆支书做东西实在,农村人在丧葬方面又十分讲究,此类物品貌似不起眼,可实际上利润相当可观。
现在,文庆支书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自家富足的生活。
不过,王文庆依然低调,穿得比过去更干净,还是他那身灰色的中山装,别人根本就看不出这已经是一个富人。
和文庆支书关系好的人,也在背后说起过,文庆支书准备多带几个徒弟呢。
据说,文庆支书说过:“我一个人富不算富,必须咱全村都富,才叫富呢,趁着我还干得动,我必须多带几个徒弟,将来把这行干成一个产业,那该多好。”
。
为了这一理想,文庆支书专门跑过县里民政部门,请求给黑山嘴一些政策资金,用于发展殡葬品产业项目。
民政局的领导支支吾吾,一直没说出一个所以然,这件事就暂时被搁置了。
可是,王文庆的一腔热忱,还有发家致富的想法,在村民的嘴里,根本就不被看好。
“文庆在战场上,被炮弹震昏了头,一个殡葬品买卖,卖死人用的东西,能发展成为产业项目,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
“就是穷死,我也不让我儿子去学这一行,晦气!
没啥大出息!”
。
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不看好文庆这个行当,村里就有两个孩子拜文庆为师了。
这两个小孩在文庆店面上帮忙,文庆给他们开点生活费,每日里悉心地教他俩手艺。
其中,就有我的好朋友王大明,王大明上到初二的时候,因为他学习成绩太差,他爹看不到任何希望,就让他辍学了。
老师跑了两三趟,反复劝说王大明的父亲,我也曾经去过他家,他那个倔爹就是不答应。
最后,王大明只好告别校园,结束了他的读书生活。
因为和文庆支书是本家子,王大明爹就去求了文庆,王大明顺理成章地成了文庆的徒弟。
镇上中学和文庆的铺面离得并不远,我课余时间,经常跑到王大明那里,找我这位好友玩。
听文庆支书说,别看王大明学习不好,可这小子心灵手巧,很多纸扎活,只要教他一遍,他就能学会呢。
短短数月,王大明已经能独立制作花圈,还有一些简单的殡葬用品了。
有时候,我也在想,命运使然也好,造化弄人也罢,总是在它合理的方向上,往前走。
我真的不会想到,我的好朋友王大明居然入了这个行当。
在我看来,他这行比赵胜利的汽车修理,差的太远了,我并不看好王大明!
:()我的村庄,我的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