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但三藩平定后,他认为时机已到,态度便转变为武力征剿,而且倾向于任命内大臣施琅为水师提督。
因为施琅在康熙六年就曾上疏请求尽快解决T湾问题,不要养寇为患。
此后又屡次上书,解释台湾对大清的重要性,认为其膏腴田园及渔盐之利甚大,乃财富聚集之地,‘可资中国之润’。
而且台湾孤悬海上,易为贼寇所趁,若是勾连外国,待其羽翼丰满,必成大清心腹大患。
玄烨对其奏疏所言极为认可,不过那时条件不足,此议只好搁置。
如今时机极好,玄烨觉得正该一鼓作气,拿下台湾!
他向保举施琅的李光地等人询问施琅的能力,李光地答了三点
——施琅与海上有世仇,熟悉海况,有谋略、郑氏惧之。
李光地之言果断且有分寸:“若论才略实无其比,至功成之后,在皇上善于处置耳。”
玄烨遂决定启用施琅,以武力征台!
但朝中反对者甚多。
许多高级官员觉得‘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长驱制胜、难计完全’,断不可取。
且极力反对任用施琅,因为施琅原是郑成功的部下,曾经降而复叛,后又因得罪郑成功,叛而复降,忠心难料。
群臣‘以为不可遣,去必反’!
一众反对派中,明珠等少数力主‘武力撤藩,启用施琅’的人,便显得尤为突出。
明珠对形势的分析与玄烨的看法一致:“如今郑经已死,贼无渠魁,势必衰微!”
他不但支持任用施琅,在后来施琅与总督姚启圣发生意见不合,导致进军不顺时,还极力支持施琅请求专征之议。
玄烨当时已经因为施琅几次三番以‘风大不顺’为由延缓进军,颇感不快。
明珠提议:“不若以一人领兵进剿。
两人同往,未免彼此掣肘,主将不能行其志,于战事不利。”
议政王大臣会议也认为此议可行。
玄烨几番思量后,最终采纳了这个建议,对施琅尽释前嫌,力排众议,任命他为福建水师提督总兵官,加授太子少保,将征剿一事尽托其手。
这些细节沈菡并不尽知,她只记得玄烨有段时间十分纠结。
一会儿跟她夸施琅其人有能为,过段时间又突然说施琅总是推脱不前,是不是有问题。
没几天又回来说,明珠等人说得有道理,可能是主将不和导致的。
沈菡:“……”
她多少能听懂一些,但他说得七零八落的,她也判断不出事情的全貌,只能当个闲话听。
不过其中有一点令她印象深刻。
澎湖大捷到京后,玄烨曾高兴地与她分享:“当时施琅几番推脱,朕不清楚其中的缘故,很是生气。
不过念着施琅深知水性贼情,海上风浪不测,比陆上用兵要艰难数倍。
朕既然不懂,就不应该瞎指挥,是以当时朕也没有强令他进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