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第120章资本之战
20世纪晚期,资本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巨型电子网络的出现改变了金融交易模式,只需要点击鼠标,短短几秒钟内,数十亿上百亿美金可以瞬间从纽约到达伦敦,全球交易网络变得更加紧密,技术的进步催生更多复杂的交易产品,国际市场成为一个又一个矩阵,后世人们将这个时代称之为TheMoneyGrid(金钱网络)。
但等到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已经是泡沫破裂之后。
海莉卡拉季奇继承了ESF的弹药库,这件事在华尔街都只有极少数人知道。
永恒对冲基金在成立之初,拥有全球最顶尖的技术团队,人均顶尖藤校理工科PHD起步,运转了三年后那家对冲基金成为一支超级赚钱机器,直到它遭遇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超级大国违约黑天鹅事件,才就此停下了极速发展的齿轮。
尽管格里芬布朗不是一个优秀的老板,他做了许多愚蠢的事情以至于将永恒对冲基金置于风险最高的顶峰,但他创建的这家基金仍然是对冲基金历史上最耀眼的一支。
根据格里芬布朗晚年‘大胆’但又‘隐晦’的回忆,海莉卡拉季奇走之前威逼利诱当时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向她开放了数据权限,拿走了ESF的投资组合和投资因子。
这是一种具有统计显著性和可持续性的选股逻辑或市场规律的数据,永恒对冲基金曾经基于数十万个变量的因子模型,试图以宏观数据、资产价格、市场波动率、企业财报乃至地缘风险为输入参数,生成一种被称作量化信号的操作指南。
1998年,这套系统尚未彻底成熟,到了2000年,它已经成为极光资本的核心引擎。
如果这个系统在1997年就构建完毕,格里芬布朗也不会在后来一败涂地。
但彼时年迈的格里芬也诚恳地谈起:“它在我的手上注定不会成功,因为我没有掌控数据的力量,我用数据来预测市场,跟占卜来猜测股价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卡拉季奇主要把它用在风险识别上,所以她的成功更具有确定性。
同样是1%的风险发生概率,我的眼里意味着赚钱的可能是99%,而在她看来,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是100%。
投资这种事情,很多人成功了一百遍,只输了一遍,就输掉了前半生所积累的所有辉煌,反之也是一样,在别人一败涂地的时候赚钱,你总是能赚到更多的钱。”
对于2000的宽客基金和狮虎基金,格里芬的评价是:那是一群老头的产物,都太过时了。
“他们还在玩着老旧的一套。
使用大量的杠杆,从投行那里出借价值高额的股票,动用舆论的力量抹黑对手,靠在华尔街多年积攒下的人脉势力来胁迫对手,想要创造又一个做空泰铢的奇迹。”
“要知道他们的对手是海莉卡拉季奇,卡拉季奇本人就非常擅长他们过去的那套做空方式,那为她赚来了人生第一笔巨额财富。”
“几百亿在一个外汇储备不够充足的国家面前自然足够有威慑力,但在价值五万亿的纳斯达克面前,就好像是恒河中一点沙砾。”
“人脉是世界上最现实最不讲情面的资源,华尔街没有太多容错率,如果有,只能说明对方太过强势,把持着权力的剑柄,就像现在的卡拉季奇一样,但当时对冲基金的老板们显然并没有人做到这个程度。
老王已逝,新王将立,人人都想讨好卡拉季奇,很多人向她告密,空头联盟的仓位对她来说基本是透明的。
而她的团队技术要高明太多,老古板们完全根本上她的节奏,她总能先人一步进行交易。”
“由于华尔街的斗争总是那么的复杂,绝大多数人乃至企业家都不清楚这群金融家到底在做什么,他们能看到的就是,空头联盟越做空,股价反而越来越高,他们越跳脚越着急,人们就更愿意相信他们注定失败。”
“没有人看出来,其实到了3月,极光也已经在强撑镇定。”
说到这里,74岁的格里芬轻咳两声,故作轻松地摆了摆手:“是啊,我和海莉的关系一直不错,并非外界传的那样糟糕,我们一直有联系,她偶尔也会和我请教一些问题哎,不要做出那个表情,这有什么不可置信的?我毕竟比她更有经验嘛,后来在一次晚宴上,她就和我提到了2000年的这段经历。”
“其实早在3月3日,纳斯达克上涨到5000点之上,极光的风险指数完全爆表,所有的模型都亮起红灯,在那个时候,海莉就知道,浪潮已至。”
“3月4日,她接受了采访,表现得非常淡定自如,那场采访给了市场误解,认为她运筹帷幄,也给了空头最后一击。”
“实际上,如果空头再坚持一周,形势就会完全相反——至少从账面上来看是这样的。
但我想,即便空头不放弃,海莉依然会想办法卖掉手里的股票,她一定有所准备,只是没有等到那个时候而已。”
“3月6日,宽客基金和狮虎基金相继爆仓,被迫以高价从极光手中回购股票……”
“3月10日,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泡沫之一被刺破,那一天,纳斯达克指数先是飙升到5132.52点,随后开始下跌,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千禧dot-泡沫危机”
。
他没说也不敢说的是——
3月9日,极光陆续抛售手中所持有的绝大多数Novamind股票,只保留了4%不到的象征性持仓,Novamind股价下跌至95美金,一同抛售的还有思科、微软、戴尔三家公司股票,整个卖单高达11亿美金,但因为有Novamind这个更大单的抛售珠玉在前,这笔卖单并没有那么引人注目。
微软当时已陷入长达数月的反垄断诉讼,联邦政府指控其违反《谢尔曼法案》,构成市场垄断。
春季,法院初步裁定要求拆分微软,股价随之暴跌六成,带动整个科技板块崩盘,被认为是这场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索。
而极光的抛售在法院公布之前。
很明显,卡拉季奇已经从她的‘朋友们’那里提前得到了消息,她卖空的这11亿美金至少在华尔街起到了一定的带头作用,很多金融公司跟在她身后抛售金融股,导致了3月10的股价暴跌。
整个二月中旬,极光一边增持头部科技股,一边大规模签订看空纳斯达克指数的衍生品合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