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全场鸦雀无声,屋内的人都悄悄地向门口挪动。
“顾局长,我们都按规则戴了手套,门口也设置了警戒带。”
分局年轻的痕检员殷俊壮着胆子说道,“只是,这个现场实在是太狭小了,根本没法打开现场通道。”
所谓的现场通道,是指在不破坏地面痕迹的情况下,从入口进入现场的通道。
顾红星还在刑警支队工作的时候,总结了冯凯拉绳索保护现场等工作细节,制定了一份《现场勘查规则》,并且通报全局实施。
在这份规则里,有要求现场勘查员进入现场必须戴手套,必须打开现场通道再进入现场,对现场设置警戒带等内容。
但这份规则起草得比较匆忙,所以并没有实施的细则。
年轻的技术人员不知道如何在这种狭小空间里打开现场通道其实也可以理解,就连顾红星也一时想不到更好的办法去打开现场通道。
“设置了警戒带?那这些人在干什么?”
顾红星指了指窗口。
窗口的外面站了很多围观群众,一个个踮着脚往屋内窥视。
这并不奇怪,不管发生什么热闹事儿,都会有“吃瓜”
群众,更不用说这种难得一见的命案现场了。
“我们只是封闭了大门,窗户进不来人,所以就没设置。”
殷俊说道,“《现场勘查规则》里主要说了防止有外人进入现场,并没有说该怎么设置警戒带啊。”
殷俊说的是事实,顾红星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好在顾红星并不是一个有官威的领导,并不需要刻意找其他理由来训斥下属。
他对殷俊小声说:“你让派出所把围观群众疏散一下,窗口外面也要设置警戒带。”
殷俊领命离开。
顾红星又转头问身边的法医周满,说:“尸表看了吗?怎么样?”
周满说:“死者是斜靠在叠好的被子和枕头上的,看起来应该就是在简单的午睡过程中遇害的。
身上没见到其他的损伤,只在额头上有一处创口,里面有组织间桥,是钝器伤。
我刚才触摸了一下,骨擦音很明显,皮下的额骨应该是粉碎性骨折了。”
“颅脑损伤死亡?”
顾红星问。
“目前从尸表看,推测是这样的。
确定性的结论,还得解剖尸体后才能下。”
周满说,“尸体温度没有下降多少,尸僵、尸斑形成了,但还不明显,估计就是三四个小时前,中午12点半左右死亡的。”
顾红星点了点头,左右环顾了一下,发现此时所有人都已经很自觉地退出了现场,便说:“那接下来就这样办,周满,你们法医抓紧时间把尸体运到殡仪馆进行解剖检验。
殷俊,我给你们配备的足迹静电吸附器带了吗?”
顾红星提到的“足迹静电吸附器”
,是一种痕迹检验设备。
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张像黑色塑料布的静电膜,这张膜很大,可以覆盖几平方米的地面。
勘查员抵达现场后,把静电膜盖在地面上,然后在两端通电。
静电可以让塑料膜紧紧地贴在地面上,同理,静电膜也可以将地面上的灰尘颗粒吸附上来。
如果地面上有一些灰尘加层足迹,静电吸附器就可以把这些构成足迹的灰尘原封不动地吸附到膜上,因为膜是黑色的,和灰尘有明显的色差,可以直接拍照固定。
如果地面的足迹较多,吸附到膜上之后,还可以逐一进行分析、排除。
所以,这是一个方便痕检员检验足迹的设备。
顾红星在刑警支队工作的时候,就给支队痕检员配备了这套设备,到了分局后,也立即给分局痕检员配备了这套设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