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对周边旅馆的调查也丝毫没有获得线索。
原本他们认为蒋劲峰无论往什么方向逃离,因为此时已经入冬,他都必然会住宾馆。
可是,对所有的宾馆进行了全面清查,都没有发现任何关于蒋劲峰的线索。
冯凯认为,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蒋劲峰很有可能没有离开龙番市,而是躲在龙番市的某个角落,说不定就在他的某个狐朋狗友的家里。
这样看,从村委会资料里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查出蒋劲峰的一些隐性关系人,就十分有必要了。
唯一称得上有收获的,是这几日通过对村委会资料的收集,蒋劲峰的指纹除了左手拇指,其他的都收集全了。
和现场家具上的指纹对比,可以确定,蒋劲峰的家里,除了他和曹松乔的指纹,再也没有其他人的指纹了。
这也从某种意义上证明了蒋劲峰就是犯罪嫌疑人。
顾红星是一个说做就做的人,之前他因为孕妇被杀案的原始物证材料被毁而懊悔不已,所以这段时间他一直都在研讨物证室的建立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并且根据研讨的结果来设计、装修一间标准化物证室。
不管是方便查找档案、物证的文档储存系统,还是能控制温度和湿度的空调系统,都被顾红星买了回来。
如今,一间标准化物证室刚刚建成,而“入住”
这间标准化物证室的第一批物证,就是冯凯找来的这些资料,以及从这些资料里提取下来的指纹卡。
看到顾红星兴高采烈地向他介绍着这间标准化物证室,冯凯也觉得很安心。
假如这个案件的侦破真出现了什么问题,至少他知道本案的物证都已经在这里得到完善的保存,那么顾雯雯也就有接过父亲手中的枪,继续完成案件侦破工作的可能性了。
12月10日一早,冯凯和卢俊亮再次来到了青南村村委会的文秘室。
经过之前五天的翻阅,文秘室里海量的文档资料被他俩翻得差不多了,今天来,是对最后一个书柜里的资料进行清理。
这样,他们也算是把这一项繁重的工作给彻底结束了。
虽然蒋劲峰依旧音信全无,但冯凯认为,尽人事,听天命,即便不能破案,也不能让30年后的顾雯雯挑出冯凯的毛病。
最后这个书柜,存放的都是村办企业的相关资料。
1990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全国,在著名的“华西村”
的示范效应下,很多村子都筹办了自己的合作经营企业。
青南村虽然处于偏僻之地,但毕竟村子里还是有能人的。
之前冯凯在村委会有过一面之缘的曹广志,就是村子里的能人。
曹广志初中刚毕业,还不满18岁就去了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打工。
虽然不知道他做的是什么买卖,但他最终带了一笔钱和一些人脉资源回到了老家。
两年前,曹广志和村里合作,在村西头的青南河边建造了一座工厂,生产一些日用化工品。
据说他们村办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售情况相当不错。
因此,这座工厂也给整个村子带来了福利。
根据建厂初期村长曹永明的要求,因为厂子建在村民的田地上,所以曹广志需要给村民们每年分红。
那些被征用土地建厂的村民,分红会多一些,其他村民则会少一些。
根据资料记载,这两年,厂子每年能给普通村民分红100元,而那些被征用土地的村民能分到300至400元。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这相当于一个公务员半年的工资,可以说是相当可观的一笔收入了。
也难怪村长在介绍曹广志的时候,说他是在造福村民。
不过,吸引冯凯的并不是这个企业能给村民带来多少好处,而是中午时分他翻到的一份土地征用的协议书。
协议书上,有23户村民的签字和手印,其中就有蒋劲峰。
协议书上写明,蒋劲峰这一户一共有7亩田地,要征用他3亩田地建厂。
所以他可以在普通村民分红的基础上,多获得一些分红比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