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1973年的初夏,北山大队的知青正在抢收。
山脚下的风,忽而又大了些,阴云不知什么时候聚拢了过来,豆大的雨珠“哒哒”
地滴在人的脸上、头发里,可谁也顾不得黏腻的头发,湿哒哒地粘在后背上的衣服,都忙着收麦子。
前头忽然传来一阵争吵声,李南书侧耳听了一下,好像是苏清溪的声音,说要请假什么的。
不一会儿,就听队长暴躁地喊道:“苏清溪,你别唬人了,什么腿疼、肚疼,这话说出来,你自己信吗?这个月你请了半个月的假,就你有事,就你想回城?”
不知道苏清溪说了什么,骆一勤又喊道:“怎么,都是城里来的知青,就你淋不了雨,就你有钱买粮食?今个你要是不跟大伙一块干完,明个我就把你名字报到公社知青管理点去,你和他们说说你的腿疼、肚疼去吧!”
苏清溪偃旗息鼓了,临末还甩了一句话:“骆一勤,你别说的这么大公无私,你这么阻拦我去县里,还不是为了李南书?你怕我抢了大学名额,这个名额是写了她名字吗?”
又冷笑加了一句:“怎么,你当人家能记得你的好?人家志向远大,还不定要飞到哪里去呢!”
说到最后两句的时候,她扬高了声调,就怕谁没听见一样。
李南书挑了下眉,握着手里的镰刀,有些烦躁地朝前头喊了一声:“苏清溪,你再叨叨我!”
前头彻底没了声音。
徐永兰不由失笑,“南书,整个北山村,也就你治得了她。”
又道:“哎,南书,我这边割完了,你那边要不要帮忙?”
“不用,我也快了,兰姐,你先挑回去吧!”
李南书准备走的时候,发现今年新来的吕晓蕙正手忙脚乱地捆麦子,那麦把和麻绳却像是不听她使唤似的,怎么都扎不到一块去,小姑娘急得眼泪都掉下来了,李南书叹了口气,“晓蕙,你挑我的走!”
吕晓蕙吸着鼻子,轻声道谢,挑着李南书的担子走了。
李南书望着手上的麻绳,有些拧眉,晓蕙这绳子搓得也太细了点,现在下着雨,她也不好再搓,只得将就用着,想着到村口应该没问题。
她麻溜地捆着麦把,压根没注意到穿着白色衬衫、黑色裤子的姑娘,从她身旁走过的时候,眼神颇为复杂地看了她一下。
隔了一会,天空忽然一片昏暗,狂风大作,雨珠噼里啪啦地砸在地面上,很快就是一片泥泞,李南书深一脚浅一脚地挑着担子走到了陡坡上,不知是不是下雨的缘故,她总觉得胸口闷闷的,有些喘不过来气。
“圪嘣”
一声,前面的麻绳断了,李南书并不觉得意外,只是没想到,断的这么快。
她侧身让了后面的知青先走,蹲下来重新搓麻绳,忽然一个响雷在天空上方炸开,大雨滂沱中,她看见不远处的雨水与泥流混在一起,裹着草块,随坡而下,李南书心里也不由“咯嘣”
一下,雨太大了。
顷刻间,她扔掉了手里的麻绳,拼命地往村口跑。
雨水砸的眼睛一片模糊,裹着雨的风从她耳边呼呼而过,等她跑过陡坡,跨过山沟,跌跌撞撞地到村口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山脚下传来一阵“轰隆隆”
的声音,不知是打雷,还是什么。
李南书浑身发抖,不敢回头,撑着一口气,跑到了知青点,知青点离村口不远,阔阔方方的一个四合院样式,院子中间还有口井,旁边有个大缸,早已接满雨水,只听得雨珠砸在水面的“嗒嗒嗒”
声。
这一块原来是土地庙,后来知青下乡,村里让木匠把门窗重新修整了下,又搬来几块木板当床,就成了知青点。
此时房檐下站着好几个人,神色都有些焦急,看着她回来,一个个都松了口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