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陛下是想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可现有的政策之内又找不到新法可依,才会着急来这荒山野岭里寻一介草民。”
在听陈瑜亭说这番话的时候,韩凛眼神里跳动的光便愈来愈盛。
内心的兴奋简直如一头精壮的猛虎,追扑着、奔跑着,等不及要撕咬目标。
“所以说,经济与增兵听上去是两回事,目前却是一回事。
该怎样通过温和地手段,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让百姓在不必付出更多代价的前提下,又能让国库更加充盈的问题——”
说到这儿,陈瑜亭比了个“三”
的手势,“中州凭着秦相三策,用短短几十年发展成如此状态,已是令世人叹为观止。
但旧法带来的活力,到了陛下这一代开始明显暴露出疲态。
如此一来,无论陛下怎么做,也不过是走下坡路而已。
而国家发展本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先生如此说,是否是已有良策?”
韩凛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之情,脱口问道。
陈瑜亭并未着急作答,他起身走到屋子角落的简易书架前,拿出三本厚度各有一指宽的书,又走回炕桌前将它们放下——《百地风物志》!
韩凛看到封面上的名字,心下已知这是陈瑜亭自己撰写的。
“良策谈不上,只是这些年游历民间,对各地风土人情算是有些了解,”
陈瑜亭指着桌上的书,“这里面,记录着北至朔杨,南至柳堤,以及南夏一些郡县的情况。
有粗略的人口估算、年成耕种事宜、以及降雨、水纹、气候等等,都是各地世居之人的详述,可谓十分详实。”
韩凛眸中精光更盛。
他明白,若不是为了日后有番作为,陈瑜亭绝不至于将相关民生等事都一一记录。
现在将这些都告诉自己,无疑可以算作一种明确的表态。
“把这些叙述和见闻一一整理后,草民发现,越往西北地区年成越无保障,贫困的百姓也就越多。
更多的农户都去当了佃户,只为换些家人的口粮。
而以京城为中心的几个郡县又都比较富裕,但同时百姓们需要负担的徭役却比其他地方更重。”
陈瑜亭缓了口气,将剩下的茶一饮而尽,才继续说:“再往南收成就好了,一年两熟、三熟的地方不在少数。
可很多家庭为了躲避按人头征收的米粮,还是宁愿寻求地主或大族的庇佑。
且南方氏族兴盛,他们人丁兴旺、家财丰厚,所有势力甚至连朝廷派去的官员都难以撼动。
轻则各自为政、互不干涉,重则官商勾结、贪腐成风,以至当地百姓的生活,仍旧不算乐观。”
韩凛听着,手竟在微微地颤抖。
到了后面,他只得紧紧握住茶杯直至手指泛白,力道几乎要震碎桌椅、掀翻屋瓦。
陈瑜亭所说的这些,都是他在奏折中不曾看到过的。
那些写在纸上的溢美之词韩凛虽从未轻信,可也的确不曾想到这片土地是如此弊病丛生、水深火热,若不加以整治,何谈平定天下?
“陛下实在不必过于恼怒,”
陈瑜亭看到韩凛的反应,先停下了后面的话,劝道:“并不是朝堂上的大人们不勤政爱民,只是鞭长莫及,层层美化之下又难以得到真实消息。
何况,老百姓们不过就是想有个安稳日子,过得下去也就罢了。”
陈瑜亭一番话说得有理有节,让韩凛心服口服,不住在心中击节赞叹。
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他起身,拱手深深拜了下去,“既然如此,还请陈先生随朕入朝为官,救万民于穷苦,挽社稷于危难!
造福苍生,泽被天下!”
陈瑜亭这才忙站起来,扶住韩凛道:“陛下所托,草民定当万死已报!”
其实,这些年来,陈瑜亭一直在等一个人——一个能找到他的人——许他名正言顺的高位,让他一展平生抱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