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西风吹后墙,夜晚的御史台无人走动,更显得寂静肃穆,看守的典吏望着渐渐亮起的天色,恹恹地打着瞌睡。
一道冷凉的声音忽然从上方落下,将他猛地惊醒。
“杜通。”
被唤者闻声,吓得立时起身,一抬头,就见那九尺玉面中丞已站到了自己的身前。
虽说早已对傅砚夜半来查卷宗的事情习以为常,但杜通每每偷懒时睁眼,瞧见的是那绯红色的官服时,还是会让他一怵。
“……在!”
他忙整理了下幞头,对着傅砚作了一礼。
“我来查些事物,你在门外看守。”
好在这一次,傅砚并没有用《大启开元礼》教导于他,只是稍加解释后,便关上了门,踱步向“平化八年”
的分区找去。
修长的手指点上那一排排编号,卷宗打开的一刻,密密麻麻的记载跃然纸上——
【大启平化八年,朱门之乱,太子李峥谋反……
——据左卫率府中郎将冯高泽密报,太子于东宫私藏甲胄副,圈养死士五十人,深夜私会吏部尚书陈真,言语记“清君侧,易东宫”
。
——据国子监典籍章廷指证,太子太傅许川正私通祁氏疆平,于府中搜出“东宫调兵手谕”
草稿,“边军粮草收支”
账本,坐实合谋贪墨军饷、犯上作乱之嫌……】
傅砚锋利的视线一一扫过这几行字,旋即翻出当年的纸张证据,随着一封封书信笔记的揭露,几人的画像随之显现。
他指尖移动,最终抽出了其中一人的画像——那人青面獠牙,长相凶狠,上方明确地写着姓名:冯高泽。
“冯高泽。”
傅砚将视线重新移回卷宗,分明地在最下方看见抄家官员的姓名与之重合。
旁侧一行小字严谨地补充道:职司东宫,特设查收。
他的眼波颤动,合上卷宗。
外头的明月尚在,五更平旦,阴风阵阵,似乎要有一场凛冽的风雪。
“清介,长鸣侯私通匈奴,证据信件已在,唯他拒不画押……这些年里,你的忠良本王都看在眼里,审理通敌的案子,就交给你来办吧。”
记忆穿梭,回到三日前的王府,二皇子李蘅身着月白云纹锦袍,亲手将一盏茶递到他的跟前。
随之而来的,还有所谓信件,证书。
他没有接过那盏茶,只是第一时间调查了人证的籍贯。
阴冷的诏狱,祁策将腰间的玄铁烙展露在他的眼前。
同时在那天晚上,他拿到了匈奴通敌的人证“吴郡”
的籍贯。
“陇西”
的白隼卫,却身在“吴郡”
。
阴谋,诬陷。
昏黄的烛光下,傅砚在那忽明忽暗中,看着带有籍贯的印件,久久没有移开视线。
第二天,便将一位“白隼卫”
带到了诏狱大牢中。
这是一个看似毫无破绽的证人,即便是牢头狱卒在内的第三方势力在,也看不出任何疏漏,唯独亲征沙场多年的祁策,会在第一眼发觉不对。
傅砚在向祁策抛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