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如果不是大宣不知为何消失在了历史洪流中没有留下痕迹。
楚深和甚至觉得,孔珂的大名会比宣武一朝的所有君臣还要响亮。
毕竟,他翻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教材,发现——所有学生可是从小学就开始背诗的。
甚至极大一部分孩子在话都说不清楚的时候,就要背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这些诗句……作为父母长辈聚会闲谈时炫耀、展示的筹码。
所有小学生小学毕业一定知道李白杜甫,知道杜牧李商隐。
但除非家中长辈闲谈、电视播放、课外阅读,他们要到初中的历史课才会知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而在当朝就能让处于同一时代的文人墨客对其诗篇追崇不已。
可想而知,在大宣那个也许是平行时空的后代,孔珂大诗人一定名扬后世。
那些令人赞叹艳羡、完全代表一个时代数个时代的名诗佳作,想来也出现在了后世的教科书中吧。
总而言之,孔珂的考场文章最终止步举人。
但他的诗作可能震撼了所有科考的主考官。
这其实是有点稀奇的,为何一个诗作做得如此之好的人,考场的文章却做不好。
后来孔珂入朝为官后,楚深和其实问过他这个问题。
孔珂非常平和地表示,自己于科举一道,实在天赋欠缺。
自然……是存疑的。
直到后来,随着他的“马甲”
一个个地掉落,楚深和觉得自己恍惚大概知道了答案。
是的,马甲。
这个时髦的词语,完全可以套在他的翰林供奉身上。
在孔珂诗作名扬天下之时,与诗不可分的画之一道,同样有一个为人瞩目的“黄石山人”
。
大概是在孔珂诗作扬名之后过了几年,他十五岁之时。
黄石山人横空出世。
黄石山人的山水墨画,氤氲妙绝,意境深远,如梦似幻,令人望之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黄石山人的花鸟工笔,栩栩如生,凑近仿闻其香,可引真的蝴蝶鸟雀盘旋驻足,前所未见。
黄石山人的人物刻画,寥寥几笔,喜怒嗔痴,画尽悲欢离合。
孔家神童与黄石山人。
彼时天下间的文人墨客,无不对这二人心悦诚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