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辽东地域,可供辽东汉人逃亡的途径并不算多。
北面是苦寒的深山老林,南面是大海。
抛开这两个方向,除了西向逃往大明和草原的,就只有东向逃往朝鲜了。
逃亡的汉民,首选还是逃往宁远。
孙承宗掌管下的宁远防线,迎来了最大的一波辽东难民潮。
鉴于努尔哈赤善用内应攻城。
为防难民作乱,孙承宗不敢就地收容难民,只能把难民一律送往关内,交由朝廷处置。
这批庞大的难民可不是几百、几千人,而是陆陆续续接近10多万人。
面对如此多的难民,大明各地方官完全无计可施。
只能任由难民向京城前行。
而难民们只是本能地向大明京城方向行进,似乎到了京城就能得到一条活路。
讯息传到京城,大明朝廷一时变得手忙脚乱。
如此多的难民,一旦发生暴乱,那就是天下震动的大事。
朝堂数次廷议都没有形成明确结果。
要收容这些难民,就要提供最基本的衣食住行。
对魏公公掌管的朝廷来说,钱还是小事。
只要是关内土地兼并严重,哪里还有空闲土地能够安置如此数量的难民。
庞大的难民潮打乱了魏忠贤的节奏,魏忠贤不得不暂停他的改革计划,全力应对辽东难民。
辽东难民的到来,对朱由检来说反倒是个不错的消息。
在皇庄的一个小院落中,朱由检眼看着羊毛从杂乱不堪,经过筛选、梳洗等一系列步骤,最后从纺机上纺成毛线。
虽然毛线还显得有些粗糙,但已经是合用的产品了。
这郑家送来的第一车羊毛,经过多次试验摸索,总算实验成功了。
朱由检可从没想过,羊毛纺成毛线还需要这么多的步骤。
此次成功,还真是侥幸。
“辛苦先生了?”
朱由检向徐光启郑重一躬。
“殿下,无需如此。”
徐光启回了一礼,他欣慰的看着成型的毛线。
他的《农政全书》可以再添新的一章。
此次羊毛纺成毛线,基本与朱由检无关。
朱由检所做的唯一的贡献,就只是下达了指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