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八十七章 难民的出路求求求票收藏(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难民服从管理以后,信王府组织难民修建居住的房屋。

不是各家修各家的,而是大家集体修建。

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

百户难民组织到一起,有信王府提供各种资源,修建框架式的联排房屋速度还是很快的。

只半个多月的时间,难民就住上了新房。

实际上如果不是土坯砖的限制,房屋还能再早一些成型。

有饭吃,有房住,难民的心也就稳住了。

下一步,就是安排难民的生活了。

这才是真正的难题。

这些辽东失地难民注定是没有地可以耕种。

他们未来只能靠做工而活。

在工坊还没建成投产之前,朱由检为他们安排的活路,就是水利工程。

难民们工钱暂时没有,有的只是基本的口粮。

有这么多的劳力,徐光启为皇庄设计的水利工程就可以全面铺开了。

在徐光启和汤若望的指挥下,难民将以百户为单位,在皇庄展开农业水利大会战。

此次水利工程,不单单是解决皇庄农田的水利灌溉问题,还是对皇庄所有河流地形的大摸底。

修建水利设施的同时,还要找出适合修建水能机械的河段,为将来工坊的动力来源打下坚实的基础。

先修水利工程对朱由检来说,还有另外一个好处。

就是可以用水利工程来磨合难民的组织协调性。

这些难民基本上都是农民出身。

来自乡村的农民比起城市的市民,先天就缺少一种组织协调性。

农民的生活模式是自给自足。

自己种粮种菜,自己织布成衣,自己形成一个封闭的小圈子,很少与外界交流。

这种生活模式就注定了,农民天生缺少组织性,他们更容易接受宗族这种组合方式。

市民与农民不同,他们衣食来源都要靠交易获得。

他们天生就有对外交流的习惯,不交流他们很难生存下去。

这种生活模式使市民更容易与陌生人组织交流,但也使得市民远比农民更圆滑。

朱由检的工坊需要的是产业工人,是有组织的工人,他们需要彼此协调合作。

朱由检设想中的流水线作业方式,更考验工人的团结协作。

某种意义上,产业工人和军队的战士有异曲同工之妙。

难民们农民的心态要转化成那种工人的职业状态,需要大量时间的培训。

水利工程工地上的工作,恰好可以提供这种初级的培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道长去哪了快穿海王女主有点野我在古代养娃日常封神之逍遥不二仙横练鸣人全民进化时代大国重器[快穿]长生:从被魔女强推开始虐文小可怜是怪物母巢[快穿]诸天:从放火烧唐三开始万界融合星全球降临:诸天争霸湘西异闻录重生原始时代守寡后我重生了重返2008年小良药都市极品仙师紫藤花游记修仙皇朝斗罗之圣剑使我靠背诵唐诗宋词飞升重生宠婚撩人抽卡救不了诡异世界大唐扫把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