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场测试自然不会止步于照片。
提供受试样品的科研人员怎会甘休,他们已经做好准备,回收参加测试的样品,对其进行各种领域的微量分析——一般而言,谁提供受试样品,谁负责设计回收后分析流程。
毕竟每个领域的特色样品,重要参数和测试手段都略有不同。
如果说为了赶时间,临时指挥中心不得不从审查层面拒绝大量样品参加测试,那么为了专业性,总不能否决已经参加过空洞操作的样品在各个研究中心继续开展后续测试。
那和买椟还珠有什么区别,人家起码因为盒子好看才单买盒子把宝贝送回去,这边千辛万苦申报样品送至空洞,就为了在空洞界面涮一下拍照片?
太抽象了,谁要是这么干,指定是吃饱了撑的。
……
李俭觉得,自己就像是海底捞里的小哥,或者更进一步,是烤肉店店员。
科研人员把材料送过来,他负责把材料送进空洞再捞出来,这“火候”
还不能老,一两秒时间,样品就没了。
帮科研人员把生肉烤成熟肉,再装盘,等着烤完一整箱,请人送回去上菜。
有时候,科研工作的齿轮就是这么运转的,这也让李俭从来不觉得什么工作就比什么工作高贵,亦或者低贱。
倒不如说,如果是海底捞里的小哥,又或者是烤肉店店员,怎么着也能混一顿工作餐吧。
而在这空洞之上,李俭可看不出来自己能混什么工作餐。
正所谓“厨子不偷,五谷不收”
,李俭琢磨着,自己也得在这场实验中搞点收获。
倒不是说他得当着指挥中心看摄像头的时候,从这些样本里薅点给自己——这还真是厨子开偷——而是他想着,怎么着自己也算是搞过科研工作的,哪能参与一场测试,只是干活,什么都分析不出来呢?
逼迫自己开动脑筋,起码要把“涮空洞”
这一步做好,可不能在这场实验中丢份。
,!
还别说,即使自己只负责拿样品涮空洞,收手的时候用摄像头拍照,只有这两步工作可以看看,李俭还真发现了些许规律。
最先测试的一批样品都是棒状样品,金属、塑料、陶瓷之类的样品,其力学性能大不相同,但在李俭尽量控制变量——主要是掠过空洞的时间和掠过空洞的方式——情形下,它们几乎表现出相同的崩解特性。
具体来说,这些棒状样品掠过空洞后,表面都出现了排布近似的孔洞。
李俭纯肉眼观察,没发现这些孔洞的密度、深度、占据空间大小上因样品材质差异有什么数量级上的显着区别。
可惜他并不是拓扑学或者形貌专家,肉眼并不能看出孔洞排布是否遵循同一分布规律。
这倒是好办,后方指挥中心与自己长期连线,李俭相信,就算这些样品还没送到后方,他们也一定会优先将照片资料拿来分析。
“棒状样品伸入空洞的部分都出现了孔洞。
从掠过空洞方式来看,样品各部分在空洞停留时间正比于其相对中段的距离,而孔洞的大小、密度、深度似乎也和其距样品中点的距离呈正比,这意味着样品崩解程度和处理时间呈正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