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现在读到了李思华的类似但更严密的农村革命理论,知己之感,使得毛泽东对于农村革命才是正确途径的思想,变得更加坚定。
毛泽东心中暗暗下了决定,一定要尽快在党内推动以农民起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方向的革命策略。
对于李思华预判汪精卫政府必然背叛革命,他也强烈地认同,他本身就擅长阶级分析。
而且不仅是从严密的理论推导,现实中他观察武汉国共合作的现状,也对发展趋势毫不乐观。
想到李思华预测的3个月内汪精卫就会背叛,时间已经很近,他的心思不由有些焦灼,真的会如她预判那样地发生吗?我党无疑正处于高度的危险之中。
这两个多月来,受到李思华预测的刺激,对于国共合作悲观的一些同志,多次要求党中央要对可能的汪精卫背叛革命做出预防。
但在陈独秀、张国焘等人的坚决反对下,没有能够形成一致的意见。
有警惕的一些同志例如毛泽东,也只能安排相信自己的一些同志,先做些预警和躲藏的准备,但对于大局,并没有能丝毫挽回。
6月的时候他曾经召集“马日事变”
中从湖南出来的同志开会,号召大家“在山的上山,靠湖的下湖,拿起枪杆子保卫革命。”
但这都是局部性的。
7月4日的时候,中央政治局常委举行扩大会议,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上山”
思想,认为“上山可造成军事实力的基础”
。
但是并没有获得党中央多数同志的回应。
毛泽东按下心中的焦灼,转移开来自己的思考。
他看着小册子封面的作者位置,写的“李力胜”
,心里想着,有点古怪的名字,听说还是位女同志,真是厉害啊,她的理论水平,无疑是党内目前所有他知道的人中,都比不上的。
而且不爱红妆爱武装,投身革命、亲自建军并能有所成就,实在是位巾帼英豪。
天色渐渐变得昏暗,乌云在天空开始聚集,地面也已经起风,没有那么炎热了,看起来可能要下雨。
毛泽东站起身来,感叹了一声:“风雨如晦啊。”
然而原来的历史轨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还是逐渐逼近了那个变盘点。
汪精卫对于我党在武汉的活动已经感到越来越恐惧,他觉得这个城市似乎已经不是国民党的了,而是我党的。
我党的那些主张、政治活动,他听在耳里,看在眼里,心里的焦灼与日俱增,反感逐渐向着仇视转变。
他并不是一个人,武汉大批的“国民党左派”
,正在经历着和他一样的心路历程。
两党的分歧开始越演越烈,形势无可转变地恶化下去。
6月,共产国际的一个愚蠢政策,终于成为了武汉国民党已经跃跃欲试“清党”
发生的导火索。
6月1日,鲍罗廷、罗易将共产国际所谓5月的“紧急指示”
,传到了党中央,要求实行土地革命,吸收工农领袖,以充实中国国民党中央,动员2万名左右共产党员,加上5万名工农革命军,组成一支可靠军队,组织革命法庭,惩办反动军官等。
就这样一个按照当时的实际情况,可以说是痴人说梦的荒唐指示,居然被党中央接受了。
而且在6月5日,这个指示被罗易泄露给了汪精卫,要他接受共产国际的命令。
汪精卫怎么可能接受?当即严词决绝。
这个导火索引燃了武汉国民党“清共”
的准备,汪精卫和武汉国民党的高层下了决心,开始磨刀霍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