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农村的基层组织的经济工作是什么?就是组织起来,实施类似上述模式、但根本上还是从本地条件出发的农村全产业发展。
大家注意,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懒人都不少,但多数是可以教育的,我们的基层组织,要鞭策他们,改造他们,教育他们,让尽可能多的人都投入了勤劳的大生产中来。
听到这里,会场的同志们爆发了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他们大多数本来就是农家子弟出身,但从来没有思考过,原来农村的发展,并不只是种地,而是多元化多样化的全产业链发展,这完全打开了他们过去的思维桎梏,开启了思想上的一片新天地,真的是大开眼界。
尤其是农村工作部的同志们,更是激动不已。
李思华微笑这,挥手示意大家停下鼓掌,她继续阐述。
林业在战略上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就是转移农村人口。
海南现有2万多平方公里的山区森林,除去少数难以管控的原始森林,我们假设通过农场的发展,最终能够管控1.6万平方公里的山林,也就是2400万亩。
让每100亩承载一个4口之家,这意味着农场可以通过24万户林民,实现对1.6万平方公里的森林的有序管理和经济开发。
24万户就是96万人,几乎相当于现在海南人口的40%。
我们知道,现在海南有40多万的黎、苗人口,他们本身在上述山区。
再通过转移的40多万汉人,将先进的森林综合管控和开发应用系统形成,总体近百万人组织起来,不仅可以实现大农业领域的大发展,让大量人民走向共同富裕。
而且上述的森林体系,本身就意味着我们根据地的稳固,整个山区将成为我们具有经济支撑的大后方。
大量人口被农场吸纳到山区,农耕区域的人口减少,而本身城市的发展,也会不断吸纳农民人口。
这意味着,未来我们谈的可能就不是“3亩地”
,而是5亩或者6亩地。
而每户农民土地生产资料的扩大,意味着他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有了更多的机会。
所有这些对革命整体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可利用革命的物质和经济资源的扩大,对革命当然是极有帮助的。
其它还有渔业和牧业。
渔业对于海南也极其重要,因为海南是个海岛,也有大量的渔民。
我们要依托渔民,以前在淇澳岛,我们引进了具有一定远海捕捞能力的汽轮机捕捞船,组织将为海南引进一些捕捞船,与普通渔船相配合,发展壮大渔业。
鱼肉,当然也是重要的肉食来源。
李思华心里觉得可惜,以当时的技术条件,还无法发展沿海渔业养殖。
牧业,其实已经蕴含在上述的各个板块中。
主要是养猪养羊养鸡养鸭,根据各地的条件,分别推广,重点是山林区域。
农地、农业之后,李思华继续讲述第三个方面即农村。
从上述农地和农业的表述中,我们已经可以窥见农村问题的解决模式。
当然不只是打倒地主土豪,这只是开始新模式的基础。
按照我们对农业的规划,显然我们解决农村问题将有两种形态。
第一种自然是依据农场。
农场本身就是一级基层组织,不但要有经济组织来实施建设和发展,而且要有完善的基层党组织,在党组织管理下,必须有半军事化的民兵组织,根据农场的人口规模,从民兵连、民兵营一直到民兵团、民兵师不等。
这就是我们军事组织系统化的底层基础,也是我们优秀兵源的源泉。
所以经营管理团队、党组织团队、民兵团队,是农场必备的三大组织体系,各司其职,互相协调。
第二种是常规的农耕区,我们将建立村、乡、镇、市的四级政府行政体系和党组织体系。
最基层的组织是村,村组织直接对接各个合作社和承包自耕农,村组织还是实现本地化的多样化多元化经营的组织团队,除了种地,我们至少要做到“一村一品”
,除了粮食生产外,至少发展一种有经济价值、能够让农民增收的其它产品,不管是经济作物,养殖牲畜,乃至手工品甚至是初级工业的加工品。
其实按照多元化的原则,我们应该实现更高的要求,例如“一村五品”
甚至“一村十品”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