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文学

第19章(第6页)

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城市作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工业节点,在大的战争中,必然成为被袭击的主要对象之一。

因为打击了一个城市,就可能消灭掉敌方重要的一部分军工,以及其它工业力量。

在当代,攻击城市时,无论是用大炮还是逐渐成熟中的空中轰炸,或者对临海的城市,用海军进行炮击,都可能对城市产生极大的破坏,建设城市的资源可能需要累积几十年,但破坏它却可能仅需要一天,这是城市的安全困境。

同志们完全可以想到,我们海南根据地就面临这样的困境。

广东的粤军他们就有空军,可以来轰炸我们;国民党的海军虽然不强,但总有点舰艇,可以通过海上炮击我们的城市。

更不要说如果是西方帝国主义来侵略我们,那么城市被严重破坏的可能性会很高。

当然,我们可以先发制人,可以对攻回击,长期来说还可以发展自己的空军来保护城市,然而不能只考虑进攻,而不考虑防御,我们太多的坛坛罐罐在城市里。

我们如何让城市在这样的攻击下,能够保证损失最小呢?

李思华说的这种困境,在她的前世,是极为明显的,城市建筑、人口和产业高度密集,符合经济集约化、集成化的经济性原则,而且最重要的城市大多数在沿海,军事上的第一线。

这种布局,客观上助力了经济的发展,也确实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

但这种自然布局,几乎是完全牺牲了安全性,尤其在大国的原子弹饱和攻击下,生存的能力很有限。

即使不谈原子弹,如果地方具备空中优势,那危险性也是极大。

所以只能是原子弹之间的相互威慑,依靠的是“世界大战几十年打不起来”

的战略判断,但改变不了的是,这就是军事上巨大的战略缺陷。

在她穿越前,其实世界局势已经有比较明显的向无序化发展的趋势,未来的世界大战真的能避免?在那个时代充满这种和平信心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少,未来是不可测的,这种不可更改的战略缺陷,将始终是悬在中国人头上的剑。

来到这个时代,她觉得,应该提前对此有所调整,不能让城市的发展,依托于完全的“自然规律”

去生长,从而重现前世的战略缺陷。

也许不能完全改变,但如果能让这种威胁性下降,也是很不错的结果。

所以李思华阐述了她设想的城市发展路径。

我们不可能去完全改变城市作为经济聚合体的各种功能,我们能做的,是尽量改变城市的地理布局。

假设一下,一个城市,本来按照自然的发展,它会变成一个100平方公里的城区完全体,按照圆形这样的理想情况下,直径不超过16公里,就像一个大圆饼。

如果我们简单粗暴地按照1:5的比例,将这个城市进行分区和扩展,即100平方公里的城区,分区和扩展到其它400平方公里的植物生态中。

城区变成了多个,每个城区之间,是森林、蔬菜地、大片的走道树、公园、分配给城市居民的郊区耕地等植物体系,这样的城市总体,就变成了500平方公里。

城区和城区之间,我们会发展掩盖在大片绿植之间的公路和轨道交通,例如通过轨道电车,来联通各个城区。

这肯定不是经济上的最优选择,如果还是一个大圆饼的话,现在直径变成了接近36平方公里,交通距离需要翻倍还多,物流运输成本上升了;即使让所有单位涉及的员工,尽量居住在一个片区内,但城区与城区之间的工作通勤时间变长了。

也就是说,成本和时间耗费有一定的上升。

但是,这种成本和时间的效率降低,是否是可以承受的代价?

李思华自己认为是可以承受的,尤其社会发展到了她穿越前时代的时候。

主要的会议、商务洽谈等等,都是可以通过网络和手机来完成。

城市内部的物流,从直径16公里到36公里,真正影响的是单辆物流车每天的送货量的下降,因为要花更多的时间,但同时可以增加物流的车辆,让这个行业变得更具规模,并不只是完全的负面影响。

至于对耕地的更多占用,影响效果是有限的,按照1平方公里1万人的城区面积需求,她前世14亿人,城区面积14万平方公里,放大5倍,就是70万平方公里。

所以对耕地影响肯定有,但相对于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仍然是可承受的。

尤其是城市发展的方向未必一定要替代耕地,可以尽量使用其它土地。

而且多使用的几十万平方公里,其实有大量的都是蔬菜地,甚至可以直接种植粮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神秘支配者从坟墓里扒出来的摄政王妃电影教师系统要我培养偏执大佬枕上欢宠:隐婚总裁难伺候穿越远古:嫁个兽夫生个崽战极通天医品至尊都市之仙尊归来死亡万花筒重生的我只想专心学习NBA:巅峰大鲨鱼,镇守篮下!女主她儿媳豪门蜜爱:枕上撩妻有道人仙武帝重生之逆流十年快穿之这个女主早晚要完一拳歼星一品婚爱:独溺娇妻(快穿)高不可攀的前任重生之侯门骄女会读心第八冠位学姐快住口!都市邪王我的名字,你的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