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而股指也开始缓慢爬升,到7月10日左右,股指已经攀升到接近50点,较前期最低点43点,已经上涨了15%左右!
这个时候,很多没有死在大萧条中的散户和大户,都已经注意到了。
而从7月10日后,各种媒体关于股市大反弹的舆论,在整个美国响起,例如股指已经见底,美国股市否极泰来,大反弹已经开始,新的牛市在3年苦难之后,终于回来等等。
气氛越来越热,股指开始不断攀升。
显然,财阀们默契地合作,创造出新的“牛市”
舆论。
这确实是一波牛市,前世从1932年到1937年,这轮牛市持续了5年,道琼斯指数上涨了4倍,一度接近200点,不过在1937年又下跌了一倍,跌破了100点。
但李思华不会等那么久。
她的决定是上涨80%后,她就开始抛售。
因为她记忆中这一次大反弹,最高就是80%多的幅度,不过此后没有跌多少,基本是横盘,直到此后继续上涨。
在这一波收割后,对于美股的市场炒作,就要非常谨慎了。
她的影响力已经太大了,容易造成蝴蝶效应。
未来计划在1933年,将海陆联运和午餐肉这两家公司送上市,在后继的年份,从安利、百事可乐以及这两家新的上市公司中,逐步抛售股权,筹集1934年到1937年可能需要的资金,直到最后用一家银行将剩余股份抵押,全部撤出资本,用最后撤出的资本,在1937年春天最后做一把空,从而完成全部美国计划。
当然,现在还是一个粗略的计划,随时可能修改。
9月中,股指这一段时间明显疯狂了起来,很多美国人开始相信,美国股市的灾难岁月结束了。
股指开始一路攀升,而成交量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大。
不过李思华没有等待,在道琼斯指数上涨超过75点之后,她的逐步抛售指令就已经发出。
由于此时的成交量已经很大,所以不过是10天左右,就完成了全部抛售,而安华的抛售甚至没能打低股指,这一波反弹的幅度,超过了李思华记忆中的历史,一直到突破100点才衰竭。
她想,这也许就是蝴蝶效应吧,李思华对华尔街财阀们的“示范效应”
,可能导致了上涨更厉害一些。
不过,她还是很高兴,6亿美元的投资获得了几乎75%的收益,近4.5亿美元,去掉财务费用等,净盈利高达4.3亿美元。
这使得组织在美国的现金储备,空前充裕。
不去管几家公司的股权,自从她来到美国后的4年,前前后后,赚取的现金总额已经接近20亿美元,而如果计算股权,可能总价值高达24亿美元,如果4家公司的股权能放在1935年后开始释放,甚至总价值可能超过30亿美元。
得到这样的成果,李思华感觉也非常自豪,在同志们的帮助下,真的创造了一个奇迹,现在我们从美国对工业的收获,将超越苏联。
这二十几亿美元的收获,由于是深入美国社会,节省了大量开支,效率和成本都远远超过了苏联。
苏联想做到组织这样的程度,至少还要把投资再翻一番,40亿美元才有可能。
想起前世奠定新中国大工业基础的,是156项从苏联的进口工厂,使用的是3亿美元的苏联贷款。
在这个时空,我们能带给祖国的,是十倍以上的工业基础,更不要说人才和科技积累了。
所以大采购就变得更加疯狂,所有与军工和大工业有关的采购,尽量会在今年完成,预算达到了3亿美元。
有些工厂设备,已经开始向缅甸提前输入。
它们不会马上建设,而是会在一些地区的仓库里储存起来,直到可以开展建设的时候。
不过一整套小型的弹药生产体系,以及枪械修理厂,则提前在缅甸开始了建设,海南根据地抽调了精兵强将,要求在9月底之前,实现缅甸根据地局部的弹药自给,大量原材料也在疯狂地向缅甸输入中。
随着缅甸首期部队的抵达和分配驻扎,各地几乎已经是半公开地打出了根据地的旗号,不过旗号还是有几十个,给外界的印象,还是上缅甸的“各族”
,出现了彼此大规模的独立势力割据。
英国人在这些地方的统治,正在陷入麻烦。
第63章缅甸第一次反围剿(一)
李思华现在自然不知道,自己旗下的那些美国“金融天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