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戴尔少将是这一次缅甸镇压行动的总指挥,他是英国陆军驻印度军队的副司令。
戴尔少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国英雄,不过只要是从一战中活下来,多数的将官都能这样自称。
他真正被上级看重,是一战后他在镇压争取独立运动的印度人时,所表现出来的强硬、血腥和坚决态度,他指挥的部队,曾经一次就枪杀了近2000名印度反抗的贫民。
所以十年前,他因此从准将被提升为少将。
可是战争毕竟结束了,战后的机会少得可怜,大幅裁军的英国陆军中,他能保住自己的位置就不错了,这还是因为他镇压印度人的功绩,让上司觉得派遣他在印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10年了,他的军衔仍然是少将,他已经超过50岁了,本来以为这一辈子就这样了,结果终于等来了这个机会,他期望,能够以中将的身份退役,这将是他一生军人生涯的高光时刻。
现在戴尔是在缅甸总督英尼斯的欢迎宴会上。
他注意到在缅甸与印度宴会上的不同,他在印度总督的宴会上,总是有一些印度人能够参加,他们都是印度的富豪或者高级官员。
而在缅甸英尼斯的宴会上,他居然没有看到一个缅甸人。
他知道,以往帝国对于缅人的政策,是毫不留情地坚决镇压,并不像在印度那样对其上层怀柔。
同时通过印度人来统治缅甸人,将缅人的怒火导向印度人。
他想,现在看来,这种政策出了大问题,缅甸人到处的反抗就是明证,要不然要我到缅甸来干什么呢?
不过帝国的殖民政策调整与他无关,他只是个军人,来到缅甸,就是按照帝国的意志,坚决地将现在的独立势力反抗,镇压下去。
至于之后帝国会不会调整政策,也与他无关。
想到这,他将手中的酒一口饮尽,走向漂亮的总督夫人,向她低头,殷勤地伸过手,请她赏脸跳个舞。
他没有注意到,就在他跳舞的时候,舞会上有一位军官,匆匆地离去。
戴尔是在第二天与英尼斯会面的时候才知道,昨天晚上军情五局在仰光的情报站,以及在曼德勒的情报站,都遭到了袭击,两处情报站几乎全军覆灭,大量情报文件被抢夺。
两处情报站,都遭到了敌军精锐小队的突袭,对方戴着头罩,全身武装,以轻机枪和卡宾枪为主要武器,同时大量使用了掷弹筒和手雷,两处情报站都猝不及防,而且本来就没有太多的防卫准备,这是大英帝国自己的殖民地。
军情局的人员,几乎是公开地在活动。
事后看来,对方早就盯上了他们。
英尼斯叹了一口气,对戴尔说:“你看,这就是缅甸现在的局势,对方可不是普通的土著独立势力,这很可能是得到强国充分训练,熟悉欧洲战争模式的反抗军。”
戴尔深沉地点了下头,对方在英印军刚刚抵达缅甸的时刻,就干掉了军情五局在缅甸最重要的两个情报站,目的是什么?先消除自己的情报耳目?还是对大英帝国的示威?无论怎样,对方不是那么简单的。
在戴尔与他的参谋部研究几天后,与英尼斯总督开会,向他展示了英军的剿灭计划。
戴尔的计划是,总共7个师中,目前驻守在仰光的英缅一师继续驻守,其前期损失的一个旅已经得到了补充。
其余6个师中,他率领4个师通过伊洛瓦底江水面运输,直抵曼德勒,与在曼德勒驻守的英缅二师残部会和,以他们为耳目,组织向瑞波方向的进攻。
在曼德勒,2个师迂回蒙育瓦,直插瑞波敌军背后,而其余2个师则直接进攻瑞波方向,这样4个师,用来剿灭最强的那只反抗军。
剩余的2个师,通过铁路抵达卑谬,然后北上,驻扎到马圭和仁安羌附近,作为机动部队。
掩护主力的侧翼,并根据战局的进展,支援前方两个方向之一。
英尼斯总督不懂军事,不过他觉得戴尔的计划还是很稳妥的。
奇正相生,3股兵力中,每一股兵力都高达2个师,约2万5千人。
反抗军再强大,也没有可能一下子消灭任何一只,而只要他们消灭不了,另外两只部队就可以赶到,反过来围歼对方。
6月2日,英军北上曼德勒,两只英军出发的消息被在仰光的情报网汇报到了根据地。
王纪在曼德勒港,目送着英军的运输编队出发,他皱着眉头。
对于这些运输艇,他并不放在眼里,因为只要到时候布置好炮群,这就是一群待宰杀的鸭子。
让他头疼的,是护航的4艘昆虫级的炮艇。
李思华早已提醒过,要高度重视这种英国人在内河流域,最强大的武器堡垒,昆虫级炮艇,英国人一共只建了12艘,现在居然出现了4艘。
这种炮艇是635吨,装备2门152MM主炮,2门12磅速射辅炮,以及6挺马克沁重机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