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他远远望去,敌军还在挖掘壕沟,要把英军牢牢锁住,他知道,在敌军完成工事后,可能就是连续的炮击,然后就是总攻。
他不觉有点胆寒。
现在已经是下午,他上午带领部队,至少打了三次冲锋,可是无一例外,英勇的士兵们都倒在了进攻的路上,现在,他只有收缩防守了。
敌人的喇叭里,用英语和几种印地语,开始招降。
目前军队还没有出现不稳的状况,大英帝国的军队,终究有自己的骄傲,怎么能向缅甸土著投降呢?不过,对面的这些人真的是缅甸土著吗?有熟悉当地种族的军官告诉他,对面的似乎都是华人,他们在缅甸不是少数民族吗?什么时候发展了如此大的势力?
几乎在同时,理查德脸色黑得像乌云,他注视着敌军不断延伸的战壕,这些战壕正向着英军的方向,不断接近。
当他接到戴尔的电报,同时发现自己被合围时,立即停下了修筑工事,敌军是有意识要全面合围自己,原来计划的暂时防守计划有着巨大风险。
他整合了部队,试图在敌军尚未完成全部合围之际,以重炮轰击南面的敌军,打开突围的路径。
然而那是怎样的一场炮战?敌军部分炮群向着他突围中的部队开炮,他的两个野炮团立即停下来还击,结果就被敌军大炮群掌握了精确的英军炮群位置,不到5分钟后,敌军就从南线的三面,有超过500门以上的重炮轰击,在这样的打击下,自身炮群的数量太少,远远不是对手,很快就损失太大。
野炮团赶紧带着剩下的火炮分散,然后力图机动性地对敌军炮群还击。
可是只要炮兵露头,就会迎来对方炮群的“面打击”
。
每开一次炮,几乎都是一次生死之间的挑战。
现在,野炮团剩余的140MM重炮,已经不足20门,其余的轻炮,还剩余相对较多,可是,已经完全无法与敌军炮群抗衡了。
理查德的步兵集群配合野炮团撤退,边打边退,退回了昨天他准备的工事,其实工事都没有完成,勉强有几条壕沟而已。
也只能先这样的,北面的敌军,也已经逼近了这里,无路可撤。
敌军的步兵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从2公里多外,就开始挖掘“向心壕沟”
,四面八方地向着己方的阵地接近,他们是想减少伤亡。
理查德对应地安排所有的士兵,立即挖掘加深战壕,准备躲避敌军炮群打击和步兵通过向心壕沟的攻击。
虽然他表面上还向士兵们表现出无畏的英勇气质,但实际上,他的内心已经绝望了,用简陋的工事,对抗敌军超大炮群的攻击,能有什么侥幸吗?
6月10日的傍晚,丁韶的腿上被弹片割到,已经负了伤。
他心里想着,打得有点憋屈。
他们从北向南,一路狂奔,终于在仁安羌以北20公里的地方停下来,他们已经感到了南撤英印军2个师的前头。
而这个地方,已经是他们仓促之间,能找到的地形最好的阻击阵地了。
道路的两边有小山,能够构筑李思华在部队中推行的“反斜面阵地”
,可以短期抵御大炮的轰击,炮弹会越过山头,不能直接打击到阵地。
而在大炮停下,敌军步兵开始攻击的时候,队伍就可以从反斜面阵地上迅速出来,占领山头,阻击敌军。
如此反复,就能在减少伤亡的情况下完成阻击任务。
两边的阻击阵地,最重要的武器就是10挺马克沁重机枪和不到20门山炮和迫击炮。
就这点相对的“重武器”
,最后20公里步行的时候,拖累了不少速度。
卡车上携带了一些独轮车,在卡车无法通行后,就用独轮车载着这些重机枪和小炮,道路崎岖,实在是快步起来,让丁韶焦急不已。
可是,如果连这样的武器都没有的话,如何阻止敌军的突围呢?
丁韶让部队将公路挖断了几处,每处都试图构成与公路十字交叉的战壕,这些横向的战壕之间,再挖掘斜线战壕,构成各种“Z”
字型的组合。
在这些战壕与路边小山之间,再挖掘交通战壕,以随时补充前线战壕的兵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