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缅甸已经完了,剩下的是让帝国如何体面地退出。
在不少老狐狸的心中,已经是这样的思维了。
军情局继续的追查,发现所谓“缅华政府”
,其军事力量的领导人叫李力胜。
而向他们提供军事装备的美国安华集团,其首脑叫李思华,是个年轻女子,据美国军工界的传言,两人似乎属于同一个家族,与民国西南军阀们关系密切。
疑似缅华方面,是这个李家以李力胜为政治领袖,而以李思华为赚取资本的经济组织首脑,所进行的组合。
显然,这个组合到目前为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关于李力胜,几乎没有资料,对他尚属一无所知。
而李思华,则已经是美国著名的传奇人物,尤其在金融上,几乎被称为神。
关于李思华在美国的资料,被英国军情局搜集了一大堆。
麦克唐纳首相仔细阅读了这些资料,他也不由得感慨,这是何等精彩的财富故事!
这个女人在大萧条之前,就能精准判断,及时脱手,大赚利是。
她居然还曾经利用英镑脱离金本位贬值的机会,在英镑上大赚了一票,这让他感觉五味杂陈,原来大英帝国,也曾经被李思华用金融手段,薅过羊毛。
他不由得有点自嘲,原来这只“叛军”
实力的一部分,其实是大英帝国自己提供的?
军情局认为,很难通过美国的关系,在美国对李思华和安华集团实现重大打击。
因为这个安华集团已经是美国十大财团之一的德州财团的重要成员,与美国军工界、农业界、金融界等上层关系错综复杂。
在他们获取李思华的情报时,军工界的人就曾经直接警告他们,美国军工界,是不会容忍英国试图切断与安华集团的军工贸易的,这几年,李思华的订单几乎养肥了半个美国军工界,即使现在高峰过去,但仍是他们最重要的客户之一。
其实,接下来李思华每年只会从美国军工界采购最新型的武器装备了,而且在技术上,会更侧重于德国。
根据情报,李家首先占据了民国的海南岛,将那里发展成为一个跳板基地,他们在海南也进行了一些工业建设,至少知道已经开发了一个大铁矿,有年产高达100万吨的钢铁生产,以及完整的煤钢化综合生产基地,还有军工生产基地。
海南岛也许是威胁李家的一个筹码,因为这个岛四面环海,是个孤岛,但毕竟面积达到了3.4万平方公里,经过李家的多年建设,其自给能力不能小觑,而且反登陆的军事力量肯定非常强,虽然其海军几乎没有,只有少数美国产的破烂炮艇。
但陆军完备,空军也已经建成。
帝国能做的,最多是派出舰队,从海上打击该岛,要登陆的话恐怕要动员至少15万陆军部队以上。
麦克唐纳思考着,恐怕这个李家的弱点,就是缺乏海军了,现在这也是英国唯一的筹码。
但其实也只是威胁的筹码,难道真的派一只大舰队,去封锁缅甸和海南的海岸,那样的耗费,在当下的财政上,简直是不可思议。
没等到把缅华耗死,可能英国自己就撑不住了,而且,现在也不是时候,德国的希特勒上台后,对英国的威胁很大。
想起希特勒,麦克唐纳就不由得叹气。
英国和法国这些年利用战胜国的地位从德国吸血,这样的美好日子结束了。
而且这个希特勒非常有能力,上台后一方面发展德国国内的基础建设,另一方面则是大力地投入发展工业,尤其是军备。
而且他的纳粹党基本上不和别人争辩理论,此时几乎被希特勒建成了一个大公司,党员们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德意志人民生产自救的活动中去:有搞市场情报的,有搞推销的,有搞组织的,有搞运输的,有搞培训的,有搞财会的,对穷人们有求必应,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照顾、体贴他们,简直和宗教组织或红十字会一样。
这样厉害的家伙,难怪能取得德国的独裁权了,在他的领导下,德国明显已经要摆脱英国和法国的桎梏。
德国才是英国的大敌,哪里有余力去顾及远东呢?只要印度安全,没有什么不可以暂时舍弃的。
他内心下了决定。
美国总统罗斯福,也在思考着李思华和安华集团。
对他来说,这是一件极为意外的事件。
李思华背后的力量,一跃而击败了英国人,即将主导缅甸,这简直是匪夷所思。
英国人还是全球的霸主,他们怎么做到的?
这些天他让情报机构仔细调查了李思华,结果让他大为惊叹。
原来因为司徒美堂的事情,他认识了李思华,但两人并没有保持社交联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