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当年雄心壮志的胡大帅,现在沦落至此,真的要为自己鞠一把眼泪。
第81章云南攻略的准备
王春妮轻声走入李思华的办公室,她带进来一些需要李思华批示的文件。
最近李思华身边,多了2个女兵和1个女秘书。
以往李思华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一直没有用秘书。
而她的警卫,也全是吴盛带领的男兵们。
实际上,在那个时代,她也很难找到比较适合的女性,来担任自己的助理,不管是从政治思想,还是到文化水平,当时的女性,符合条件的很少。
只是随着海南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到现在已经有近6年,经过这几年的培养、教育和训练,终于有了一些女性,可供李思华作为助理性的选择。
她现在的女秘书叫戴明诗,算是书香门第出身,在广州上过高中,早早就参加学生运动。
海南根据地建立后,她是第一批海南大学的毕业生,现年24岁。
李思华选择她的原因,是因为认出了她,她在后世是著名的烈士,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军俘虏,不屈而死,而且死得非常惨烈。
所以在这个时代还能看到她,李思华觉得非常亲切。
而且戴明诗为人冷静周详、文笔和口才出众,政治思想又坚定,本身素质也是非常好的秘书人选。
至于两个女兵,一个叫王春妮,一个叫周小红,都只有不到18岁。
两人都是山东人,在青岛拯救的第一批孤儿中得救。
尤其是王春妮,李思华几年前就认得了她。
王春妮自己不知道,她有一张照片在后世非常出名,那就是12岁多的她,在作为孤儿流民流浪时,记者要采访她,她却惊恐地扑向自己的行李,其实就是破烂的被褥,但那个时候这就是她的命。
她的惊恐是因为农家出身的小姑娘,根本不认识记者的相机,她担心这些陌生人,是要抢夺她最后的“财产”
。
她的这个动作被记者拍下,成为后人铭记这段苦难历史的著名印记。
在这个时空,记者拍下这张著名照片的时候,我们的移民工作人员救了她,也将这段故事和报纸上的照片留了下来,成为移民工作人员激励同志们的典型事例。
后来李思华知道了这个故事,在回到海南的时候,还专门去儿童学校,看望了这个小姑娘,勉励她不忘苦难,但要积极向上,努力拯救我们的国人。
王春妮们到海南后就知道,这个“李力胜同志”
是拯救她们的这群好人的大领导,是她们得以存活的“菩萨”
,对她都非常崇拜。
王春妮当时就向李思华表示,自己一定会拼命地努力,以后要成为有用的人,跟随李思华去拯救苦难的中国人民,当时她就非常期望自己以后,能在李思华身边工作。
王春妮确实努力,她和周小红两人,都被选入了保卫部门特别设立的“警卫训练营”
的女兵班。
这个班的存在,最早就是保卫部门,认为需要为李力胜同志,教育培训一些适合保护她这个女性的战士,有些时候男兵确实不方便。
同时一些机密部门,也需要一些这样的女兵。
保卫部门为这个训练营,不断聘请了多方面的高手,包括国内的武术高手,甚至还有德国和美国的相关保卫高手,来从儿童阶段就开始训练这批少年。
王春妮和周小红在这个班的训练中,都是出类拔萃的,资质很高,而且一点都不怕吃苦和受伤。
经过整整5年的训练,让她们从普通的小姑娘,成为了身怀绝技的警卫高手。
无论是枪法、暗器还是短兵突击的肉搏,以及敏锐的观察力和记忆力,都是一等一的高手。
而且也学习了整整5年的文化知识,接受了5年的政治教育,不仅可以兼任文书的职责,政治上的忠诚性也是顶级的。
在李思华去挑选警卫女兵的时候,第一眼就选了王春妮,这个小姑娘让她觉得有缘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