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用最少的牺牲,彻底地击败日军。”
“全军必须戒骄戒躁,全力投入单兵能力和体能训练,以及政治思想精神教育。
如果武器落后、弹药不足,那责任是组织的,是我李力胜的,但是如国军队的本质战力不行,那责任就是在坐诸位的,有一个算一个,组织都会严惩不贷!
大家务必沉下心来,认真练兵和训练。
说句不客气的话,我现在不想听到你们有人在我面前,奢谈什么战略战术,那都是扯淡!
我只想看到一只只超越日本陆军的精兵!
大家伙做不做得到?”
台下全体起立,怒吼着:“我们做得到!”
李思华最后谈了她对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侵华军事力量的预估。
她认为,由于西华的崛起,日军对于侵华的力量,必然是倾其所有。
预计陆军至少可能扩编到50个师团,以及超过50个混成旅,总兵力很可能达到200万人左右。
但这也是日军的极限,如果继续增兵,其武备根本跟不上,实际上,不要说200万人,在150万人左右,以日本的工业力量,已经很难保证军队的装备水平,保持在常设师团的水平了。
当然,如果日本完全进入不留余地的战时机制,其战时爆发的力量还可以进一步上升。
但是需要注意一点,如果战争中我们占了上风,那么美国短期可能加大对日本的支持,不过美国也是无利不起早的,日本到时没有钱支付美国的物资和装备,光靠美国借贷,肯定是不会借多的,他们也会及时“止损”
。
至于英国,忙于应付德国还来不及,也就是口头上鼓励一下日本而已。
所以最坏的情况下,预计日本可以短期支撑250万人左右在华作战。
我们现在的兵力设置,也就是按照这个战争规模,来计划和发展的。
在空军方面,形势比较严峻。
日本的航空工业支撑能力,平常大约是陆军航空兵2000多架飞机,而海军航空兵3000多架飞机,总兵力不会超过6000架,但是如果日本彻底动员,压榨出民间每一分资源的背景下,可能达到每年2万架,即每月1500架以上的补充能力,当然这样的极限能力,很难超过3年,因为日本的资源不够。
我们在今年(1935年)底,会达到1000架的规模,而再经过1936及1937这两年,有较大概率会超过4000架的机群规模,由于机型的优势,基本可以与日军持平,空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需要拼命扩产,在1938年实现对日本的空军优势。
至于海军,我们暂时只能以空军的以空制陆,来对付日本海军的助战。
不过中日战争主要是陆地战争,日本海军的优势,能够发挥的战力是有限的。
会议的最后,主席做了总结发言,他强调我们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但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中日战争的爆发时间,已经不会太长,所有部队,必须进入大练兵的时代,我们必须以精兵对精兵,同志们都要努力学习、具备现代战争指挥的能力,切忌骄傲自大自满。
这一次会议后,西华全军的大练兵运动蓬勃展开,整个军队进入了提升战力的艰苦训练阶段。
第125章西北根据地的产业布局
到9月中旬,西华基本上完成了对陕甘两省的完全占领。
而对于宁夏、青海的攻势正在进行中,实际上还进入了绥远省的一部分。
按照此前的规划,对于以陕甘为主的大西北工业为主的产业布局,进行了工作动员。
整体思路大致如下:
西北人口少、市场小、教育差,当前交通条件落后,需要建设的体量很大。
因此其初始工业的发展必然是资源指向型的。
按照西北的资源,必然是以油气为基础的重化工为主。
西北,暂时只考虑陕甘宁青包括绥远一部的话,一个较大的特点是“油多铁少”
,油气资源比较丰富,未来这里主要的一个油田是长庆油田(还包括从长庆分出去的延长油田),总的油气储量超过90亿吨,在国内仅次于大庆油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