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反而让李维诺夫感到担心,说明中共现在对于苏联完全没有任何期待。
这不是苏联想要的,他们本来做好了给予中共一定援助的准备。
现在这样两党之间的气氛,就像是李维诺夫访问那些普通国家一样,纯粹礼貌的外交礼仪,但没有任何深度的交往。
当然,伟大的苏联不可能对西华这样一个“小兄弟”
赔罪,李维诺夫内心叹气,真正改善与西华关系的契机,恐怕只能是等待中日战争的爆发了。
李维诺夫带领的苏联使团,带着遗憾离开了西华。
德国使团的来访,李思华以安华财团驻西华首席代表的身份,接待了他们。
她直接揭穿了德国正在考虑与日本结盟的事实,这让德国代表弗朗茨拉德马赫大为震惊,他顾不得外交礼貌,追问李思华是怎么知道的?
李思华轻描淡写地说,西华在日本统治阶层的高层,有良好的情报网络。
弗朗茨拉德马赫目瞪口呆,不知道该不该相信。
不过李思华没有纠缠这个话题。
而是清楚地告诉弗朗茨拉德马赫,如果德国与日本结盟,德国就会变成西华的敌人,目前双方热络的双边贸易,当然就会结束,而且安华在美国的影响力,必然会对德国造成相当的伤害。
德国想与日本结盟,自然是看重日本对抗英法的“实力”
,但这是非常虚幻的。
日本的陆军,即使是现在的1936年,已经完全不是西华的对手,西华现在,无非是为了准备得更充分,以便未来一举打败日军而已。
所以对德国而言,日本剩余的价值,也就是它的海军而已。
可是日本真的能替德国分担英法海军的压力?如果德国与英法发生战争,法国海军实力本来就孱弱而不具备威胁性,英国会为了日本而分散自己的海军实力?恐怕损失它在东亚的利益也不会。
德国是不是想多了?如果日本疯狂到与美国海军去交战呢?那样的话,对于德国是福吗?
真正对于英国在东亚的利益有重大威胁的,是西华,尤其在东南亚。
西华已经占据了缅甸大部,这个趋势不是很明显吗?
所以在西华和日本之间选择,德国的决定不应该是很明显吗?
弗朗茨拉德马赫完全懵掉了,他拜访西华之前的“预设”
完全崩掉了,没有想到西华对于德国和日本的情况,了解得如此清楚,他们对于大局的判断,根本不次于德国当局。
在冷静下来之后,弗朗茨拉德马赫向李思华试探德国与西华未来结盟的可能性。
李思华笑了,德国人这个时候的战争准备,自负又自卑。
他们对于自己的力量开始自信起来,可是在英国霸权之下,在全球又找不到几个愿意与他们风雨共担的盟友。
不过东家不说西家,在她前世,中国在美国霸权之下,也有类似的压力,只不过定力远远超过了二战前的德国而已。
李思华的表述是,西华不会公开和德国结盟,原因很简单,西华虽然与英国是敌人,也不可能对英妥协。
但与德国结盟,就会严重地得罪美国,这会大大损害西华的国家利益。
不过,双方与英国敌对的立场是一致的,未来西华与英国的斗争,在西华正式建国后,恐怕会趋于激烈,东南亚会成为双方的角逐场。
这种立场,西华不屑于对德国隐瞒。
结果很清楚,西华与德国在反英上有巨大的共同利益,而西华与德国之间,没有利益冲突,合则两利。
所以西华愿意与德国在私下,发展更密切的合作关系,包括对英情报、战略资源与科技贸易等等。
李思华的表述,让弗朗茨拉德马赫两眼放光。
是的,虽然不能与西华正式结盟,但其实德国还是可以收获一个潜在盟友,因为西华与英国之间的冲突,恐怕是不可调和的,这就足够了。
只不过,因为不是正式盟友,在反英上的步骤一致性,就可能没有那么理想。
他也认识到,西华的外交重点是美国。
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在经济上美国已经是整个欧洲的体量,西华的重视程度当然会如此。
所以整体上,弗朗茨拉德马赫带领的德国使团,是满载而归。
他在回去的路上在想,为了回报西华,德国需要加紧向西华输出他们需要的犹太科技人员,嗯,必要的时候,需要强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