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另一方面,“国无敌者,恒亡”
,自然界要有一定的多样化,才能稳定发展,人类社会也是一样。
留着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就是社会主义为主的人类社会的鲶鱼和镜子,能够督促社会主义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就像是个人的进步,也需要有一定的压力,没有压力,就会懈怠,就会退步。
至于资本主义复兴什么的,如果社会主义体系都已经在全球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最终还会让资本主义复兴了,那这些后代,也该灭亡,没有资格前进了嘛。
还是那句话,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情,前人无法代替后人的责任。
按照这个逻辑,对于美国最后的策略其实就很清晰——首先是一定要打倒美国,其次是要努力让被打倒的美国欧洲化。
美国拥有雄厚的潜力,无论是庞大的领土还是人口规模,即使不算墨西哥,单单美国和加拿大两国,作为大国的潜力是巨大的。
而且社会主义要具备绝对优势,那么消灭美国的核生化威慑能力也是必要的。
所以不能因为现在美国似乎已经无法与中国竞争,就放过他们,也只有打倒了美国,才能让社会主义从此真正成为人类发展的主流。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打垮美国都是最根本的历史使命。
在打垮美国之后,无需将之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家,而是欧洲化,使其成为二三十个小国,再无能力实现“合众国”
,只要让这些小国,都各自从属于矛盾重重的不同财阀控制,甚至是不同种族(例如拉丁人与欧洲白人)控制,美国就很难重新被塑造为统一的大国。
美国源自英国的盎格鲁文化,其文化和思想上,本来就有分崩离析的基因,英国那么小,还可能分裂成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4国,更不要说是美国了。
所以李思华对远景的设想是,将美国分裂成为二三十个欧洲式的资本主义小国,而加拿大则一分为大小两个部分,靠近美国小面积、但包含原加拿大资本主义精华和主要人口的加拿大,是未来美洲资本主义世界这些小国中较大的一个。
大面积地广人稀的其它加拿大地域与阿拉斯加合并,以中国领先的科技,在约1050万平方公里的北美北部寒温带,建立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这样从中国本土、中亚+亚俄+次大陆,再通过白令海峡,延伸到北美北部,就可以形成全球大约4400万平方公里的“社会主义中心地域”
,这将是未来以现在华盟为基础的“人类社会主义联盟”
的核心统治地域——主要是因为所有这些地域,基本上从陆地连成一片,具备实施全球统一管理的便利性。
而南美、非洲的社会主义国家,则有点类似于这个“人社盟”
或者“人革联”
的“海外领地”
。
北美崛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就会对未来美洲的大量资本主义小国,形成有效威慑和“管理”
,完全避免资本主义力量,在美洲未来可能的合纵连横,推动可能的资本主义复兴。
让这些小国的贸易利益,都被捆绑在这个北美大国之上,从而被整体“人社盟全球市场”
控制经济命脉。
这样的策略还会延伸到澳洲,实际上现在的澳洲很难称之为一个国家,在“第一次生化危机”
之后,到现在都没有恢复超过200万人,大致就是一个西方白人的聚居地而已。
所以在南太的策略就很简单——未来占领澳洲,愿意在资本主义体制下生存的人,就全部迁移到新西兰或其它地域。
澳洲则同样建立一个“人社盟”
的“海外领地型”
社会主义大国。
随着中国本土科技的进步,所有这些未来地域的恶劣气候,包括水资源缺乏等方面的影响,都逐渐不再是严重的问题。
资本和科技足够,就能够解决发展的问题。
如果上述整体的策略能够成功,那么未来设想的这个“人社盟”
,就能够控制大约7500万平方公里(中国本土1650万+中亚400万+亚俄近1200万+次大陆150万+北美1050万+南美760万+非洲2180万+印马126万),全球去掉南极洲以后的大陆面积是1.35亿平方公里,所以实现了目标的人社盟,大约可以占据全球陆地的57%面积,而人口肯定超过全球的23,这就是全球社会主义朝向高级别发展中,形成压倒性优势的地理和资源基础。
在整个人社盟中,在人社盟的核心地带4400万平方公里,以及南美755万和澳洲770万,总计5925万平方公里的地域,中国人应该占据人口的大多数,使得这些人社盟之下的国度,文明中华化、文化中国化、语言中文化。
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的政治体系是一样的,但上述“1+2”
地域的文化体系,必须是中国化的。
这样做的原因,当然是为了防一手,未来的发展仍然可能有波折,一帆风顺的可能性并不大,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也可能避免不了彼此的竞争,为了避免未来的民粹主义沉渣浮起,预先防御是非常重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