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物流的领域,从无人码头、无人仓库、无人物流站到自动驾驶的无人货运,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体系,关键就是虽然也有很多环境变量,但毕竟整体环境,相对于其它领域,已经算是很单一的场景了——每天码头的装卸货,每天物流仓库的装卸货,物流车辆在高速和干道上的通行,所有从头至尾的运行场景,复制率都很高,这使得人工智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快成长到能够与人类“智商”
媲美的地步。
当然,这个体系深入到城市内部的交通体系,现在就还没有那么完善,人、车、路三者交互的情况和场景是极其复杂的,数据的复杂程度,要比物流领域超过上万倍,所以一直都在改进完善中。
总之,新时空到了2010年,一个从个人到家庭,从家庭到组织,从组织到社会的数字化社会,开始进入了真实运行的初级化阶段。
即使刚刚发展到这个阶段,也可以宣告人类第一阶段的升维,算是完成了,已经与还处于旧时代的欧美这样的国家,形成了文明的天堑。
下一步,就是实现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科技基础上的数字化三维时代。
当下已经实现的,可以认为是一个二维化的数字化社会,缺乏可视化的基础,这比看书与视频之间的差距还要大。
VR和AR,看似是显示器、运动传感器、处理器、储存&记忆、无线连接……这些硬件的组合,其实真正的难度有两个,一是这两个领域的科技并不成熟,VR需要的位置追踪技术,目前实现非常昂贵;而AR需要的显示和感知技术,可以说连入门都还没有达到。
二是对算力的要求,犹如过去从书本的文字,跳升到几十部电视剧,需要的算力差距,恐怕说是需要十万倍,都还是少算了的。
例如显示技术,用户看见的虚拟物体,一般是固定在2-3米的位置,而现实物体,却可以前后聚焦,如果这时将虚拟物体,放在现实物体上,就会引发辐辏→用户的聚焦错乱。
所以这仍然是遥远的征途,离开能够称之为元宇宙的成熟或者说高级数字化社会,还非常遥远。
但无论如何,中国已经在这条道路上,领先其它人类国家非常遥远的距离,它们都还没有走到这条路上呢。
按照最新的国家规划,基于目前已经达到的数字化水准,顶层规划是2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VRAR等科技的突破和普及,使得中国到2030年左右,可以进入初步的元宇宙阶段。
当然,数字化社会带来的,并不仅仅是好的方面,任何的科技进步,往往都有一定的负面效应。
从领袖李思华去世的2003年开始,数字化带来的失业和就业问题,就已经成为中央政治和经济工作的头号“考题”
,要实现顺利的过渡,并没有那么容易,而这种困境,中央预计还会至少持续20年或以上,如何用社会主义的体制,保障底层人民的利益,激励人民积极工作和适应,是对党和政府的重大考验。
人类文明的一个新时代,首先在中国缓缓地打开了大门。
第448章能源格局大跃迁的酝酿
西元2011年5月,美国,墨西哥湾盆地西部的伊格尔福特区带,油田的项目经理桑切斯,看着油管中喷涌而出的页岩油,咧开了大嘴,开心地大笑。
在他的身边,是几个页岩油公司的股东,每个人都喜形于色,高油价之下,每一口油井,就是一台印钞机。
其实他们每个人内心都有担忧,随着美国页岩油的爆量,或许将完全填补沙特海湾战争带来的减量,那么未来石油价格可能下跌,由于页岩油的开采成本很高(3050美元桶),如果下跌剧烈的话,页岩油公司很容易发生巨大的亏损,导致公司破产,基本上,35美元桶,可以视之为美国页岩油的生死线。
而且有些公司的成本甚至在50美元桶以上,一旦油价下跌,必然出局。
桑切斯所在的绿洲石油公司,很不幸正是那种高成本的页岩油公司,开采成本,平均高达45美元桶以上。
所以股东们都认为时间是关键,不管未来会如何,只要现在能够多开采一些油井,那就是抢钱,毕竟近期的油价,仍然在65美元桶以上。
自从2008年以来,随着水平井压裂技术这项页岩油开采科技的突破与完善,美国掀起了页岩油和页岩气开采的大规模投资,现在无疑这是美国最兴盛的行业,没有之一,甚至有人说页岩油行业,支撑了上一轮经济危机以来的美国金融行业——由于美元的市场日益缩小,美国金融界的日子,并不好过。
去年即2010年,美国页岩油年产量,首次突破5000万吨,预计今年即2011年产量将达到1.2亿吨,而2012年甚至可能达到2亿吨的产能。
虽然看上去形势一片大好,但股东们对于2012年或以后如此庞大的石油产能,内心还是很有担心的,美国传统油气的开采,早就有了巨额的投资,即使是加拿大的油砂,开采成本,综合也还低于页岩油,他们不可能缩量,那么页岩油如此庞大的产能,难道价格还能维持吗?
新时空发展到2011年,美国自己的石油消费量仍然是巨大的,每年高达6.5亿吨,以往富裕时代的大手大脚,并没有发生衰减。
加上页岩油的产量,美国包括加拿大和墨西哥,此时年产量则高达10亿吨(每天2000多万桶),其中5亿吨是出口,另外需要进口油质不一样的石油大约1.5亿吨。
按照美国油商们的预计,到2012年,美国广义的石油产量,将突破12亿吨,由于美国实体产业不振,预计美国自身消费的增量是有限的,所以高达7亿吨的石油需要出口,当初沙特的石油产量不过是一年5亿吨左右(每个月1100万桶左右),一场战争打掉了它大约3亿吨的年产量,但也还残留2亿吨产能。
沙特空余出来的3亿吨市场空间,当初就已经被美国的产能完全填补,只不过是因为战争效应,所以油价一直维持在高位。
现在页岩油填补的,实际上已经是全球经济发展形成的增量需求,尤其是中国以外的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石油需求。
但问题是,目前出现了2大不利的长期趋势。
第一个就是全球第一大石油消费国中国的油气需求,增量几乎停滞。
这是因为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要实现所谓的“全电力”
,而且他们确实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光伏发电和风电的发展速度极快,还有他们那科技上玄乎的核电混合堆,发展也很快,中国的电力生产能力,几乎是以狂暴的速度在增加,而且电力生产的成本,也在迅速地下降,这就使得中国各种产业对能源的利用,日益倾向于电力而不是油气。
例如汽车行业,中国已经实现了完全的纯电化,根本不消耗一滴的石油。
由于这样的趋势,中国的油气消费,在突破了每年12亿吨以后,就开始停滞不前,现在中国每年大约自产自销4亿吨,另外从伊朗进口1.5亿吨,从伊拉克进口0.5亿吨,从非洲进口2亿吨,从亚俄和中亚进口1.5亿吨,这几乎都是固定不变的,这些国家与中国有特殊关系。
所以中国从美国以及其它国家(例如委内瑞拉)能够给出的市场,也就是每年2.5亿吨左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