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的美国贷款机构,这样说也没有错。
但对于幕后的黑手——金融寡头来说,更要赚的,是美元实质贬值,不断带来的“印钞财富”
。
假设欧洲某个机构自己有100美元,为了投资某项事业,它又向美英金融机构,贷款了100美元,年息5%即5美元,总计投资200美元。
1年以后,这个机构赚了20美元,毛投资回报率是10%,20美元中有5美元归还贷款,这家机构剩余净利润是15美元,按它100美元的本金,最终的实际投资回报率是15%,这个成绩不错吧?
如果这家机构把赚到的15美元花出去的时候,发现消费的产品相比一年前涨价很少,那短期而言,这家机构肯定很满意,这些产品的通膨率不高,就意味着赚到的钱,是实打实的。
但在他们眼界和层次够不到的地方,却没有发现,其实他们赚到的财富,已经被美元,偷掉了很大一块。
就美元控制的财富市场整体而言,去年的200美元,哪怕今年的通膨率只有2.5%不到,但由于物价的滞后效应,很可能对应全球平均下来的资产份额,去年同样的资产份额,需要的资本增加了5%(实质通膨率,CPI主要还是用民生来计算的,其实其它很多资产的膨胀率,远超过民生消费,例如商业资产),所以200美元的本金,过了一年以后,应该是210美元才对,即200美元要乘以1.05的系数。
所以真正最后的结果是,如果以一年后的美元计价的话,这家机构只赚到了215美元-210美元=5美元,而美英机构赚到的则是:超发利润10美元+利息5美元=15美元,他们才是真正赚大头的。
欧洲的这家机构要一整年辛辛苦苦劳动,而美英机构呢?轻轻松松,这才是金融寡头本质的吸引力呀。
这就是金融寡头所谓的“帝王秘术”
,控制美元这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最强货币,就能如此轻松地赚钱,只要欧洲使用美元,其实体经济的大量利润,就可以被美国金融寡头们轻松赚取,而英国则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分一杯羹。
但是美元同时也在剪英镑的羊毛啊,所以英镑的对策,只能是美元你超发,我就要比你超发得更多,这样美元贬值带来的损失,就被更凶狠的英镑贬值所抵消,大家去剪的羊毛,都是欧洲人或者其它使用欧洲美元的发展中国家。
美元和英镑这种“长空万里”
,永不改变的实质贬值,才是金融寡头金融吸血资本主义世界的核心战略,至于人们更熟悉的,即美国通过升息降息制造金融危机来收割各国的策略,其实不过是战术而已,核心战略与阶段战术的结合,才是美国美元战略的完整面目。
其它的欧洲国家,不知道美英的这种战略吗?其实这么多年下来,怎么可能不清楚呢?只不过它们难以摆脱被美英金融控制的局面罢了,所以他们国家的策略,也只能是跟随美元和英镑的长期贬值,让本币也不断实质贬值,这相当于货币超发“偷盗”
的财富,本来是美英2个人分赃,现在又多了一个人,变成3个人分赃,如果是他们本国的财富,至少他们可以因此而拿回一部分。
李思华初到这个时空的时候,1盎司黄金对应的价值,不过是20美元出头,而到了2012年,1盎司黄金已经价值1400美元,美元相对于黄金已经贬值了70倍!
这60多年美元收割的财富,简直是难以想象!
如果各国社会财富的增长,赶得上美元长期实质贬值的速度,意味着总财富的大饼还是在扩大的,那么美英割掉这块大饼的一部分后,各国剩余的大饼份额,相对于从前,还是在不断扩大的,于是可以容忍。
但这块大饼不但不扩大了,而且在不断缩小了呢?
美英现在碰到的,正是这样的超级难题。
自从中国与法国等国家签署了扩大货币互换的协议,将人民币在欧洲的应用范围,从原来的仅限于贸易,扩展到了多数金融范围之后,美元的市场开始日益缩小,不仅仅是因为所有国家与中国的实体和服务贸易规模更大,而且因为中国的人民币贬值幅度要小得多,如果你说有剥削,那人民币的剥削幅度,要比美元小得多。
在中国建国初的时候,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大约是1:2.5,而现在则是1:0.78左右,美元相对于人民币,贬值了3.3倍以上——人民币币值的稳定程度,是美国的3倍还多,使用人民币作为金融和贸易中介,当然要比美元强得多。
至于美英对欧洲使用“价值观外交”
等意识形态手段,当然有一定的作用,否则现在就不会有欧洲美元市场还存在了,但作用也是有限的,新时空的中国“强横蛮霸”
,一旦发现美英搞小动作,那来自中国的压力也是巨大的。
大家伙伸出胳膊比一比呗,谁更粗?欧洲各国,可不敢因为美英的压力,就与中国敌对,这是完全不同的时空、完全不同的实力。
面对不断萎缩的欧洲美元市场,美国自己还可以扛,但是英国就有点扛不住了。
英国要维持过去的欧洲金融中心格局,有两个前提,一是英镑的信用不能崩,否则你没有国家货币信用,英镑自己的投资者,会出现市场恐慌,自己作践自己,当然会导致更严重的资本外逃;同时美国也会主动做空英镑,英国经济,本来制造业已经萎缩得不像话,金融信用再崩掉,还想不想吃饭啊?筷子都掉没了,还上哪吃饭去?
所以英镑与美元的比值,如果越来越缩小,问题就越来越大,沃伯格这些人担心的,就是哪一天如果英镑对美元跌破了1:1,那么很可能就是英镑崩溃的日子,也即是英国金融彻底崩盘的日子,甚至不会等到1:1,到了1:1.2或者1:1.3也许就会出现这种噩梦,趋势已明的话,谁他妈的,还一定要傻傻地等到跌破1:1啊?
二是欧洲美元的市场不能太小,太小了意味着公司业绩不断萎缩,就要亏损,CEO还能当得下去吗?但偏偏,这种格局恐怕已经是难以改变,人民币是GC主义货币,又是执行“货币互换”
原则,超发的程度很有限,在欧洲只不过是使用中国本土的剩余资本而已,但偏偏中国的经济规模太大了,一个25倍于美国的经济体,手指缝里,漏一点剩余资本出来,大概就足以覆盖欧洲使用的了,美元接下去,还凭什么竞争呢?
沃伯格想一想,就对英国的情况不寒而栗,这个国家,可不单单是金融业陷入危机,它的制造业远比欧洲大陆更萎缩;由于是海岛小国经济,农牧业的规模不值一提;英国的石油业,由于成本全球最高,现在靠着巨额补贴生存,随时可能被彻底废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