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唐山大地震时认识的那个父亲牺牲后的坚强少年,现在已经成为了国家栋梁。
他知道,其实彭国丰已经是中央考虑下一任总书记的几个重点人选之一。
赵云腾已经是89岁的高龄,不过他的身体出奇的好,到这个年龄也还耳聪目明,思维清晰,身体没有什么大的毛病。
重庆是赵云腾少年时代印象最深的城市,他可以说是在这里渡过了最早的成长阶段(西华时代),所以这几年他每年的大部分时间,会呆在重庆,不过夏天除外。
两人非常熟悉,对彭国丰而言,赵云腾犹如是他的另一个父亲。
这些年彭国丰有机会就会来探望赵云腾,两人之间没有顾忌,对很多问题,能够谈得很深很透彻。
彭国丰今天与赵云腾探讨的,就是中国接下来对美欧的相关策略问题,虽然前期中央做出了不干预美国收割老欧洲的决定,但全球的形势因此而变,中国必须有后继的应对策略,这个课题,也是现任黄总书记,交给彭国丰的“作业”
,让他给中央提出策略建议。
彭国丰自己认为,美国收割老欧洲,很明确的一点,是美国的新战略中,已经不考虑欧洲作为盟友对抗中国或者其它国家的价值,而是对其彻底的殖民地化,这是一种资本主义的“包税体系”
,实际上,美国开始对老欧洲各国征税,而各国资本主义政府,变成了所在国的“包税人”
。
这样的一种策略,无疑破坏了过去美国的全球霸权竞争体系,所以其在中国压力下,终于放弃了全球霸权,而是收缩回到北美,作为其延续大国存继的基础。
例如,美国并没有收割加拿大,而是加紧了对加拿大的控制,这是把加拿大本土化。
去盟友、去霸权、高筑墙、广积粮、肥自体、强根基。
这样的一套策略,可以视为美国新的“孤立主义战略”
,过去几十年,美国从进攻转为攻防兼备,现在开始向本土防御转变。
这既反应了美国国力应对中国竞争的力不从心,也反应美国上层建筑终于对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不能求胜,他们就力图求不失败。
从美国的角度来看,既然无法操控全球,那就控制一个“缩小的世界”
,在其强势控制的北美,力图重振制造业和科技,即所谓的韬光养晦,试图在这个缩小的世界让美国的国力能够休养生息,避免外界过多的竞争,等到养好伤,重新变成了壮汉,再向全球卷土重来,参与世界竞争。
至于欧洲,接下来政治上会有一个明显的趋势,那就是类似二战前纳粹的极右翼势力必然崛起,这是会视美国为仇敌的势力,代表所在国民粹主义的势力。
美国把欧洲当成殖民地,原来的欧洲主流政党,会失去自身在欧洲的大量影响力,未必能够在选举和其它政治领域,压制极右翼势力的崛起。
当年纳粹之所以崛起,不就是因为英法对德国压榨过甚,而德国的资产阶级也不堪这种压榨,与极右翼一拍即合。
今天美国替代了英法的角色,而被压榨的对象,则由德国扩大到了除了英国以外的整体老欧洲,情形是类似的。
历史螺旋转了一圈,以另一种相似的模式正在重演,这种极右翼的崛起,代表着欧洲政坛的法西斯化趋势。
当年英法并没有能阻止德国的重新建军,未来美国也不可能。
极右翼会给美国制造许多麻烦,让他们的“税收”
逐步变小,而美国在欧洲剩余的军事力量不足以压制极右翼武装力量的崛起。
不过美国很可能也预料到了这种情况,现在征税那么狠,估计就是抱着能捞一票算一票的打算,无非就是最终放弃殖民地而已。
彭国丰认为,中国既有的政策体系,已经足以应对美国的新战略,所以所谓的应对策略,无非是“顺水推舟、攻其弱势”
。
例如美国想要复兴制造业,中国就要阻断这种可行性。
中国建成初级数字化社会后,在高端制造业上的优势不可动摇;全球社会主义产业体系的完整,也不会给美国产品出口有大的机会。
而未来随着美国复兴制造业的具体动作,打击其重点发展的方向。
使得美国只能蜷缩在他们内部3亿多人的市场,这样的一个人口规模,是无法发展全产业链的,说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内循环”
,其实还是必须有大规模的出口和进口,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完全有可能制止美国制造业的复兴。
在美国收割欧洲后,美元已经完全失去了全球化货币的基础,其惯性应用也会很快消失。
所以未来美国的金融业同样只能以北美为“业务范围”
,只能少量溢出到本来就没有太大价值的墨西墨哥和中美洲。
所以如果美国制造业没有振兴,那么其金融业会在现在的基础上有一定萎缩。
此外,美国的农牧业由于其高度的污染性(农药、转基因、快速催肥等造成的农产品劣质化),也已经无法与华盟体系的农产品相比,所以通过全球的舆论和优势成本,同样可以将美国的农牧业产品阻击在北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