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在几个著名的社区,膜拜大神。
视频专业资料看了不少。
虽然从无到有建立一个玻璃作坊很麻烦。
但是按照攻略,两个月后,陆仁炳还是在自己山间的庄园,造出了第一炉玻璃。
因为原料里的金属去除的不彻底。
所以陆仁炳造出的玻璃总是有很多杂色。
但是陆仁炳,也不指望现在这工业水平能造出无色玻璃,甚至纯色玻璃也不奢望。
造出啥就是啥。
这个作坊陆仁炳只使用签了卖身契的人来做,还分了十几道工序。
这些工序都是分开的。
原料采购委托给不同的人,纯碱由药铺,沙砾是家丁买的。
造玻璃的各个工坊都在不同的地方。
玻璃的原料的最终混合比例,掌握在陆仁炳手里。
最后做造型的工匠,拿到的都是成品的玻璃。
这样除了最终做出玻璃的那个人,谁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做造型的工匠,也不知道东家的玻璃是从哪来的。
最终的成品,陆仁炳也不再阳谷县内出售。
而是派人送到八百里外的市舶司,在那里陆仁炳盘下了一家海货店铺,买了一艘海船,雇了水手做转运生意。
这艘船会按要求到海上指定的地方去拉货,经过市舶司的税官盘剥后,陆仁炳的玻璃货,就成了海外特产。
市舶司所处各地都有,各地的采购人员在,所以这些玻璃工艺品很快就销售一空。
陆仁炳给这些匠人出具了很多带有海外风情的图纸,所以这些玻璃制品的的造型与大宋的审美差异很大。
因为出货量不大,所以价格高昂。
最初几批玻璃品给陆仁炳带来数万贯收入,陆仁炳开始大肆招兵买马,买船占地,大琉球现在还不在大宋的版图内。
陆仁炳正好派船占下来。
那里现在主要是闽人移民,没有官府。
陆仁炳的十几艘大船,两百多号人,很快就在一个比较好的港口,占住了脚。
为了这块地,陆仁炳还冒险去了一趟,做了规划。
这些年,天灾,不断大宋境内,失地造反,占山为王的失地农民不要太多。
山东一代由其多。
所以陆仁炳开始在各地市舶司出货,收获暴利,并开始在各地收拢流民,运往琉球开荒筑城。
大宋商业繁荣,有钱人数不胜数,所以玻璃市场广阔无限。
陆仁炳已经将玻璃工坊的规模一扩再扩,仍然供不应求。
手里有钱,陆仁炳也招揽的不少人手,仅护送货物的商队打手,就有百十号人,这些人装备精良,寻常匪寇都不敢沾惹。
商队明面上送的是药材,粮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