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是的。
一开始就这么硬核。
2014年的《运动训练学》明确指出了,我国现在还在进行大量的“30米集中训练”
。
但“30”
米,其实这根本还没有训练到一个运动员最大的速度区间。
因为根据Vi=Vm(1-ekt)公式,你想要达到最大的速度,你所需要的时间,是在6秒或者以上。
精英运动员基本不存在6秒以下这个概念,而“30米集中训练”
,根本就不需要6秒。
所以这也造成为什么我国的运动员,在很长的时间内,都在前程还行,中段就开始掉队,甚至都撑不到后段冲刺区。
苏神把这个结果配合SCI关于A.希金这套人体瞬时速度与运动时间关系的函数公式的描述配合起来给宁德鲍看。
宁德鲍最开始肯定是不相信,毕竟这个“30米集中训练”
在国内用了这么多年,她甚至以前学习的也是这个方面的知识,现在突然告诉她,其实这个训练经验老早就落后了,甚至人家在1936年就研究出了这方面的函数公式……她有点情感上接受不了。
但在大量的证据和苏神引导下,她还是慢慢接受了这个事实,也开始大量研究苏神翻译的这些零散资料起来。
……
“所以你的意思是,6秒区间其实才是经过训练的运动员,可以达到的最大速度区域下限?在此之前很难达到对吗?”
宁德鲍看着这散乱的心得手稿,看着做完了一组训练的苏神道。
“不是我的意思,宁教练,而是科学公式早就证明了这点,我们的训练都是没有科学公式的经验之谈,没有科学支撑,就没法论证提高和量产。”
苏神这话出来,宁德鲍陷入了沉思,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公式都在告诉她,这才是对的。
“我需要进行一下调查,我先看看我们体校的学生再说,如果没问题,我就去周边市的学校去看看。”
宁德鲍突然又看着苏神苦笑了下:“好久没写论文了,没想到收了你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写论文,到底是我教你还是你教我啊。”
苏神这种事情必然不含糊,张口就道:“当然是宁教练你教我,我这个只是科学知识,我只是大科学的搬运工。”
“搬运工?”
宁德鲍实在是被逗乐了,没想到这个苏神,小小年纪还挺会“遣词造句”
。
“你的意思是科学教我,我教你,你教我科学,是这个意思吧。”
宁德鲍说完,苏神下意识点点头,很快发现了不对,还没来得及摇头,宁德鲍差点给苏神一记铁拳爆头:“那绕来绕去还不是你教我?你个臭小子,好好训练,今天的训练课程,都要做完,你要是珠三角邀请赛之前不能稳定住11.18秒,你就别跟我去了。”
哎,姜还是老的辣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