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与爱好者们的一周跳、两周跳不同,省队、俱乐部的参与者们,在这场比赛里是向大家报备自己的训练进度,而国家队这群人则是对外进行的技术难度展示。
不是所有的运动员都参与进来了,但这些人,她们代表着的就是整个花滑队伍的梯队建设情况。
2020年了,离2022年2月不足18月,时间很紧张,如果想要在冬奥拿到好成绩,现在的高难度运动员水平就需要达到世界前列才行。
于谨没当场边的教练,他跟一众人坐到了解说区。
这边有专门的几个摄像头,收音也收得漂亮,主要就是听教练们唠嗑。
一开始还没几个人发觉这个好地方,因为正经的解说有专门的开关设置,在选背景音里,就能选择要不要听解说。
于谨他们就是占了这么个解说旁边的位置而已,没有真正被归给官方提供的“解说音”
。
还是有人点开后截了片段发网上,一群人才过来找的。
“你直线加速啊加速啊你拐什么!
哎你这个左推的毛病!
老汪你看看你教的什么学生,这都跳成什么了!”
“发力要垂直!
这是s是s哎你不要……不是你这个轴怎么每次都这么斜,你肩背打直啊!”
“你下次我跟你说,你别急着让他练了,你先去把那基础课程资料给学一遍,孩子是好孩子,就是给你霍霍了。”
“你这话怎么说的?就你能!
你看看你带的,这滑行什么鬼,这曲线糊弄鬼呢?怪不得f错刃,你别跟我说浅内刃,你有本事去大翅膀跟前说浅内!”
他们吐槽起来也是毫不留情,而且因为学生都在场上,一个个指着对方的鼻子就骂,嫌弃的还不是学生,而是废物教练。
一群人叽叽喳喳的,没带铭牌,又没什么标记,说话时收音还都混在一起,加上有的人方言浓厚,导致这个频道里的声音乱糟糟的。
北方的观众听着倒没什么困难,因为他们这群人要么是东北的,要么已经被东北话腌入味儿了。
对南方的观众可能就不太友好了。
没字幕,真的很累。
【求求了给个翻译】
【舞了嚎疯是啥啊,你们能不能戳个翻译在这里】
【方言,绝对是方言,我就说,东北话它不能是普通话】
教练们组成的解说区,很快就超越了真正拿证的卓铮等人勤恳工作的正儿八经解说,成为了这场比赛之外的第二大亮点。
第一大亮点其实不是跳跃大赛本身。
而是,丛澜。
·
别的赛场在连线直播时,丛澜她们就会获得休息的时间。
如果在正经的赛事里,她们会去后场维持热身状态,但这场比赛不一样,它没有成套的节目,也不必做一些什么复杂的东西。
出去跳完回到场边人群里,大家一起结束的话,可以继续在这里站着,也能到挡板后面的通道里找位置坐着。
丛澜穿上了厚实的外套,找了个沙发坐下。
没一会儿她身边就多了一群人。
这若是搁别的比赛中,来参赛的都是很久不见或者压根没见过的人,早就跟丛澜合影聊天蹭欧气了。
这群人就不必了,大家都是熟人。
桑莹看着跟前的大屏幕:“不是gs评分我还有点不习惯。”
是人就会有偏好,看谁顺眼多给一分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刻意压分这件事应该不会出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