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这个很有希望能拿奖”
,景明低声凑到谢半珩耳畔,“人、车流指挥分流虚拟软件,专门应用于旅游景区、道路交通、停车场等各大地方”
。
“对,实用性也有了,技术创新也做的不错,唯一差一点的就是前瞻性”
。
景明笑起来,“不过实用和前瞻性本来就是此消彼长的,倒也分不出什么高低来”
。
实用性的评判标准之一就是能否大面积铺开生产,这意味着越成熟的作品,这一项的得分也就越高。
与此同时,已经成熟的作品其前瞻性一般都不足。
“喏,9号上台了”
,谢半珩努努嘴,“这个,前瞻性够了,实用性就不太够了”
。
景明侧耳一听,笑着点点头,“救援机器人的确很有前瞻性,很先进。
但目前不太可能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所以实用性的分数就比较低”
。
“所以到头来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只有创新性一项”
,谢半珩总结道。
果然,台上正在展示并答辩的9号选手有点发抖,但底下评委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刁钻,甚至有问到了——
“在你之前就有许多选手都做过救援机器人,你的技术创新点在哪里?”
咄咄逼人,毫不留情。
只差问你觉得这奖凭什么给你?
上来答辩的选手是个小姑娘,手脚冰凉,有点颤巍巍,还是鼓起勇气回答。
“以前的选手,其伺服电机都是选用无刷型的,速度大,力矩稳,响应快,很适合智能化。
但它有两个缺点——造价高、太精贵”
。
“救援机器人需要深入险地,随时随地可能遭遇砸下来的钢筋、砖石,要想大面积、毫不心疼的使用,它就要便宜”
。
“此外,救援时间很紧急,根本来不及维护机器人,所以这东西必须要很耐用,也不能太精细。
因为越精细的东西,就越需要小心养护”
。
“如果救援机器人因为一个螺丝变形就无法使用了,那么这玩意儿就只适合放在实验室里看看,无法大规模生产应用”
。
小姑娘越说越流畅,“正因如此,我非但没有选择无刷的伺服电机,反倒选择了有刷的”
。
“但有刷的最大的毛病就是只能应用于一些控制要求不高的场合。
偏偏救援机器人控制要求很高”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