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家里地方小,真是没有任何可言,徐宁玉不由得怀念起自己整洁的单身公寓。
想到房子,他忽然记起来一件事,可以说是上辈子发生的。
大概是九八年前后,父亲准备在县城新盖的小区买房,毕竟家里孩子越来越大了,两居室住着实在不方便。
王梅的弟弟突然来说他做生意急需一笔钱周转,下个月就还,给利息,把家里存款借去了大半。
结果没几天就传出,王梅他弟卷了钱跑路了,受害人不止他们一家,后来十几年都没找到人。
父亲气得差点住院,钱不够,只好在西桥镇上买的房。
在徐宁玉重生前,西桥煤矿因为超过生产年限,早已经关停。
矿区废弃了,整个镇子也没有发展起来,镇上小区最后差不多只剩一些老人在住,有条件的都搬去了县城和市区。
镇上的房子几千块也卖不出去,而县城的房价早都涨到了六七千一平。
每次想起这事,徐建兵都要生会儿闷气。
要预防的事有点多,徐宁玉把这件事也记在心里。
现在,他只想找个机会在卧室中间拉条帘子。
隔壁屋,王梅压低了声音,有点委屈地问徐建兵:“是不是小玉不喜欢我,怎么我一来他就要换屋子住?”
“小玉才两岁,能知道什么。
就是舍不得他姐,今天他姐带了他一天。”
徐建兵不在意地说。
王梅也不觉得两岁小孩能懂什么,但不妨碍她装出副受伤的模样。
后娘难做啊,男娃小,不懂事,可那小丫头八、九岁了,是会告状的,逮着机会就得提前在徐建兵面前下点眼药。
王梅欲言又止:“那,不会是小馨教他的吧?是不是怕我跟她弟亲?”
徐建兵皱了皱眉头:“小馨那孩子很乖,应该不会。”
语气没那么肯定了。
“应该是我想多了。”
王梅笑笑,不再追问,转而小声说起别的事。
有时候话不说透,效果可能更好。
徐建兵这是二婚,没有婚假,他趁着星期天办的席,又请了三天事假。
这时候国家还是一周六天工作制,学校也要上六天课。
矿上事假要扣工资,每个月事假超过十天工资差不多就扣完了,没人舍得多请。
第二天,他就赶紧带着王梅去矿上开证明,再去镇上打结婚证,接着跑各种手续,最重要的是把王梅的户口转过来。
这个时候国家还是实行计划经济,城里每人每月能凭户口领二十多斤粮票,还有数额不一的油票、肉票等等。
小孩的份额减半,工人除了工资,还有有额外的补贴。
一开始国家管控很严,到了现在八十年代中期,已经逐渐放开,没有粮票也能买到很多东西。
但是这会儿拿粮票买米只要一毛多一斤,没有粮票至少要四毛,差得不是一星半点,所以城市户口依旧很金贵。
徐建兵和王梅要出门办事,徐馨宁一早也要去上学。
国家从今年才开始实行义务教育,这之前有些家庭都不让孩子上学,尤其是女孩,至多念个一两年,不当个睁眼瞎就要回家干家务,带弟弟。
徐宁玉生母是老师,重视教育,徐馨宁一到年龄就去入学了。
家里没有大人,徐建兵只好继续拜托隔壁邻居照看一下儿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