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两个半月的实习生活,仿佛每个同学都成长了许多。
再次见面,少了一些轻率稚气,多了一份稳重成熟。
或许,半个月后的分离,让整个校园毕业季增添了一份沉重和伤感,就连那些枝繁叶茂的林木,在每个四年级学生的眼里,都只有一种单调的色彩。
一些谈着恋爱却又无法分到一个地方的,如胶似膝,恨不得时刻粘在一起,也不管不顾周围同学的眼光。
甚至一些胆大妄为的,在教室里、寝室里这些公开的地方都是手拉手或者干脆搂着腰,在食堂里更是你喂我一筷子我喂你一勺子公开秀恩爱。
离校不到两个星期了,学校也懒得管,任由他们肆无忌惮地释放“爱意”
,表演着一幕幕爱情场剧。
离别的日子越来越近,相聚的时光越来越短,大家益发地珍惜校园生话。
早操、早晚自习连同白天的正课,尽管没有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催促,却一个个到得比平时都早。
没有老师授课就自习,或看书,或练字,也没有人大声喧哗或者打牌抽烟,每一个人都安安静静的坐在桌子上忙着自己的事。
操场出操,也不再吵吵闹闹你追我赶,而是一招一式标标准准地随着运动员进行曲的节奏和口令起跳腾跃伸展四肢。
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现在最忙的事情莫过于相互赠送照片和在毕业留言册上留下自己最美的祝福了。
书法好的龙飞凤舞洋洋洒洒一大版,文笔好的真情流露情意绵绵。
有的人是情到深处止不住写了一页又翻过一页,有的是搜肠刮肚惜墨如金只好摘抄一段格言与君共勉,或者干脆就是“升官发财,情场官场双得意”
,有些俗气却也不失真诚。
至于照片就更有讲究了,有准备的早早就照了许多张,有艺术照、有彩照也有黑白照,分门别类的凭同学关系远近各有安排,照片后的留言更是各有深浅。
也有一些平时不敢说出口的话,正好借此机会一诉衷肠,反正私下送的照片不会公开展览,被拒绝或者没回音也不至于“当众丢脸”
。
也有平时大大咧咧不爱照相的男同学,只好去学校附近的照相馆摆几个姿势补几张照片,再加洗一大摞见到同学就送一张。
有的匆匆在照片背后写几句留言,也有的干脆就是一片空白。
甄亦凡自然也未能免俗,送出去了一些,也收到一些单身照片。
有本班的,也有外班的,大多是一起在《莽草》文学社共同做了几年文学梦的文朋诗友。
不过作为一个农村孩子,他平时自然没有怎么照相,照片也就那么几张而已,好在有几张照片底片还留着,加洗几张夹在影集里,哪个同学找他要,他就拿出影集让别人自己选。
照片后的留言,他工工整整地抄写了自己的一首诗《也许》,也算是这个校园“小诗人”
给大家“名副其实”
的纪念。
“也许往日的琐事会淡化也许邂逅的细节会失真也许梦幻会褪去色彩也许日子会老去而这份情却日益年轻是否梦浓时分正是梦醒时刻是否所有邂逅总如雨后彩虹如果前生已定而今世难求那么我信佛坦然面对你的离去你走后的每个日子我会默默许愿用今生祈求我们下世的情缘。”
诗歌本是写给林依婷的,却偏偏没有送给她。
下课后,甄亦凡又一次邀陈莯鸿去外面吃饭,为感谢她,也为了表示歉意。
前些日子里,他把自己毕业后想写小说回忆班上四年美好生活的想法和她谈了一下,还要她跟几个女生试探一下口气,到时动笔时希望大家提供一些原始素材,陈莯鸿回复他大家都支持他。
前两天他也和她们一个一个地直接初步说了一下,叶冬梅、柳依依、林依婷、李佳星等都表示只要他需要随时支援。
也有人甚至现在就愿意提供,愿意帮助他成就这个梦想。
大家的支持倒是让甄亦凡自己一时心中惴惴不安,生怕辜负了大家的期望,对不住大家的信任,到时候写不出来像样的东西反而糟蹋别人的素材。
吃饭时,他把这些担心讲给陈莯鸿听,也谈起了自己回到大山里后害怕所谓的追求最终败给环境的艰难和尘世的俗套,同化于“泯泯众生”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