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程添锦的右手缠着新的绷带——那是他砸碎玻璃杯时划伤的。
林烬坐在他对面,手里捏着顾安送来的染血名单。
火光中,两人对视一眼。
林烬缓缓松开手,看着名单在火焰中蜷曲、变黑,最终化为灰烬。
唯有“春风”
二字,被他用茶水晕开,永远记在了心里——那是左南箫的新联络人,程添锦说,在法租界的国际红十字会办事处,负责人是个法国医生。
窗外,冬雨依旧下个不停。
远处外滩的钟声敲了十二下,而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叛徒张阿四或许正做着升官发财的美梦。
壁炉前,程添锦的钢笔在纸上沙沙作响,正在修改明天要用的《楚辞讲义》。
林烬凑近看去,发现他反复描摹着同一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墨迹深深浸透纸背,像是要把这句话刻进历史的骨骼里。
1935年1月,上海法租界
寒风凛冽的清晨,林烬推开明德书店的门,铜铃在风中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呵出一口白气,搓了搓冻僵的手指,正准备生炉子,却听见后院传来低沉的争执声。
“——消息可靠吗?”
是程添锦的声音,压得极低。
“顾安亲自送来的。”
秦逸兴的嗓音沙哑,“他在工部局的线人昨晚喝醉了说漏嘴...说是贵州那边出了大事。”
林烬的脚步顿在门边。
门缝里,程添锦捏着译稿的指尖在抖,秦逸兴围裙上的面粉还带着沧浪阁蒸笼的热气——这场景,和他在历史课本上读过的那段文字,竟重叠得分毫不差。
“遵义...”
程添锦摘下眼镜揉眼时,林烬感觉心脏像被一只手攥紧了。
他知道这个地名意味着什么,知道这扇门后即将说出的名字,会怎样改写此后二万五千里的征途,怎样重塑一个民族的命运。
“他们...重新选出了领导核心。”
林烬推开门,声音竟有些发飘:“谁?”
他明明早就知道答案,可当这三个字从自己心里滚出来时,指尖还是控制不住地颤。
“毛泽东。”
程添锦抬头,镜片后的光映在他眼里,亮得像暗夜里骤然燃起的火把。
译稿展开的瞬间,林烬的目光落在“先生领航,方向已明”
那行字上
——这行字,他在博物馆的展柜里见过复制品,可此刻听着真人从唇齿间吐出,胸腔里像有惊雷炸开,震得他耳膜嗡嗡作响。
秦逸兴一拳砸在墙上,面粉簌簌落下,哽咽里裹着的激动,和林烬记忆里纪录片里那些老兵的哭腔如出一辙。
林烬背过身,突然想起来课本上那句“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
从前只当是句定论,此刻才懂,这定论背后,是多少人在绝望里等来的一声破晓,是历史真真切切在眼前转弯时,烫得人眼眶发酸的重量。
他抬手按了按发烫的额角,原来亲身站在历史的褶皱里,听着那些改变命运的名字被郑重说出,比读遍所有史料都更让人喉头哽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