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虽然觉得那时候肯定没有元老在维持运天站了,不过按照他尽善尽美的理念,商馆还是要建设到距离运天港有一段距离、今归仁村附近地势较高的空地比较安全。
季墅设计的商馆带有明显的季润之风格,介于巴洛克式和新古典主义建筑之间,虽然只有三层高,外形也不算太复杂,不过极具动感的建筑外形和“富丽堂皇”
的五百天使装饰估计能让从未见过西洋建筑的琉球人大开眼界,也能充当萨摩藩的商人们当好几十年的饭后谈资。
商馆的楼下作为商行对外使用,二三楼则作为站长和归化民办事员的日常起居场所和杂物间使用。
此外,商馆内还有可供重要客商们使用的客房、餐厅和会议室。
商馆的附近则设有依丘陵所建的高墙,高墙内还有储存堆放货物的仓库和空场,因为要盛放硫磺的缘故,因此则设计建到了距离商馆大楼较远的地方。
季墅还设计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上下水设施,饮用水则直接取用今归仁村附近的河水,经过沉淀池再加以漂白粉消毒。
而生活产生的各种废水则用来冲洗公共厕所。
至于建设所需要的大量物资材料,木材、砖瓦和石块都可以在北山地区就地取材。
不过琉球本岛和鹿儿岛都不出产煤矿,这点则让主持工作的黄天宇较为头疼,不过听说八重山群岛的西表岛出产“烧石”
,不过琉球树木资源很是丰富,没有人用来取暖做饭,所以就从未开发过。
赵彦昊计划在返程的时候去琉球的西南群岛考察一番,西表岛的煤矿也自然被列入了考察的行列。
临高来的熟练归化民工人则多数充当工头,而施工的工人则按照计划,多数从北山地区招募而来。
为了满足“大宋使者”
的需求,向鹤龄和吴象贤以及其他几个北山出身的琉球官员们纷纷告辞,骑着马或者坐着凉轿跑回自己的村子中召集人手为“天朝上国”
效力。
琉球人多地少,虽然一年两熟,但是因为农耕技术落后,加上产出的粮食多半被萨摩藩和琉球王室收走,剩下的粮食自然是聊胜于无,农民多半时间只能食用麻平衡努力推广的甘薯和野生的苏铁果实勉强度日。
听按司、亲方大人们说为“天朝上国”
居然管两顿干饭,还有工钱可拿,顿时各个村中有不少农民被鼓动前往运天港进行港口建设工作。
因此很快便在今归仁村一带形成了临时的聚落。
国头亲方的世子向国器很不情愿的骑着马,跟着老爹向鹤龄和堂弟向国用一起,带着近百名国头村的村民走着山路穿过茂密的丛林前往运天港。
一听说老爹要在年底前“致仕”
了,作为担任三司官的必经流程,向国器已经开始着手收拾行李前往萨摩藩接替下一任三司官——他们的叔叔向鹤跹当三年人质了。
前两天老爹突然跑回家,也不考虑是否会影响到收成,不但直接召集近百名劳力前往运天港帮助“大宋使者”
建设商馆,还命令领地内所有劳力农忙结束之后都要到运天港来服劳役。
向国器这几年为去萨摩藩,一直潜心苦读《庭训往来》、《百姓往来》等等不知从哪里弄来的寺子屋初级读物,一边向村中仅有的一户日本移民苦学日语。
前两年“唐山”
(中国)来的使者杜三策册封尚丰王的时候他也见识过,自然对这位不知哪来的“大宋使者”
不感冒了。
刚刚从明国回来的向鹤龄,突然拉着他和弟弟两人前往运天港参见这位“大宋使者”
,也不知老爷子是哪根筋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