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知崔则已转危为安,他转身往外行去,方过月洞门,撞见急急赶回的崔允望,住脚问好:“父亲。”
见他神色焦灼,又补道,“二哥已无大碍了,父亲不必焦灼。”
崔允望闻言,神色稍缓,然又铁青着脸看他,冷声道:“你去哪里?”
“值上事多,我先回衙署了。”
崔述拱手作别。
“你站住。”
崔允望面色森然,语气比平素更厉三分,“就在此地候着。”
“是。”
崔允望迈着大步匆匆进院,见着崔则脱离危险,孙太医也称已无大碍,从昨夜王举命人送信至时便一直狂跳的心终于慢慢平定下来,又与韦湘和蒋萱多说了两句,才出得门来。
崔述仍恭顺地站在方才的位置上,半分不曾移动以避让炽烈的日头。
崔允望一言不发地绕过他往前走,崔述提步跟上,二人沿着长长的游廊往西走。
日头炽盛,崔述微眯着眼仰头去望,被晃花了眼,心神也被带得轻微晃动起来,到后来,似是晃累了,终是一点点沉了下去。
已历百余年风霜的乌漆大门紧阖着,他有三年未曾在家中辞岁,自然亦有三年不曾参与过府中的祭祖,对这间敞阔的祠堂,已生了陌生之感。
仆役上前推开门,与外头盛日带来的晃眼、闷热半分不似,里间经年的沉闷、厚重扑面而来,一刹间,竟有些周身发寒。
崔允望往里走去,崔述跟随入内,未待吩咐,先一步在先祖灵位前跪了下来。
崔允望扶着那支再难离身的黄花梨木手杖,侧身垂目看着他,半晌方道:“二品大员,常于御前行走,不看僧面看佛面,如今我已训不得你了。”
“父训子,天经地义,圣上亦怪罪不得。”
崔述恭敬垂首。
崔允望目光落在先祖灵位上的描金大字上,半晌,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人不服老不行,我老了,再天经地义,也训不动你了。”
崔述没有接话。
崔允望叹了一声:“永昌九年,你拜入杜攸同门下时才十岁,本正是贪玩的年纪,但每日坊门初开,便立即登车出门,数九寒天也不曾误过一日。
我那时便想,你们兄弟三人中,你不仅是天资最高的一个,更是心性最韧的一个,来日也必是走得最远的一个。”
“但而今回望,我真是后悔。”
崔允望捻香,敬呈先祖,方接道,“后悔因他身负真才实学,便送你拜入他门下。
杜攸同此人,先时混迹市井,后转性拜入聆山书院,师从先儒裴观,苦学入仕,厚积薄发,不惑之年后入政事堂,一鸣惊人。
永昌九年卸职致仕,收你做了关门弟子,永昌十五年起复,虽未掌实权,只任散职,但拜太傅,恩荣阖族。”
“你朝考后不肯让家里帮你找门路留京,反而要听吏部安排乖乖去那临溪做知县,我那时便该知道,你已中了杜攸同这老匹夫的计,早晚要与崔家离心。
恨我那时识人不清,连亲手养大的儿子都看不明白,竟纵着你让你离了京。”
崔允望仰头看向窗外的苍柏,慨然一叹:“十六岁始离家,迄今十二载,吾儿何在啊?”
崔述抬眸去看,已过天命之年的人发已白了一半,腿脚这两年越发不便利起来,手杖常年不离身,连往昔挺得笔直的脊背,也已渐渐有了佝偻之势。
他轻唤了一声:“父亲。”
崔允望悲凉地笑了一下:“我自知劝你不动,但寄望你再好生想想。
你若真走上杜攸同的老路,他在政事堂沉浮四载,终于落败,一朝罢黜,白丁之身整整六年,五十多岁华发早生垂垂老矣时,先帝方念他往日之功起复,拜太傅保其尊荣,却到底也没有再重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