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于是府学的人都知道了,张玉寒回老家过年时,因为组织各村青壮抗击北蛮有功,朝廷奖赏了他一座四进宅邸。
这些事情,张家人并没有特意往外说,照张玉寒的说法,祭祀祖宗时吹几句显得后代子孙有能力,别人没问时,自个吹捧自己就跟傻子似的,他这人脸皮厚归厚,这种把自己吹成傻子的事还是做不出来的。
罗美娘这边也只告诉了柳二太太一家子,兴许还有徐先生也知道些,其余的人知道得都很少。
张玉寒跪下谢恩领赏之后,就被人围住了。
张玉寒是什么出身,府学的人都知道,就是底蕴不深的农家子弟,要说有什么值得人记住的点,嘴皮子气人得恨,跟他吵架总会被他噎个半死。
一开始还有不少人想找他麻烦,可张玉寒读书很是不错,一开始进府学时还追不上进度,后来无论大考小考,奖励总有他的一份。
得说府学这个小圈子里,读书人好的人还是有优待的,哪怕张玉寒还是一直气人,久而久之,却没人再去找他麻烦了。
就这么一个人读书能力不差的人,突然蹦出一件武人才干得出来的事情,同窗们想想都觉得挺稀奇的,一轮恭喜之后,有人还玩笑问张玉寒啥时候打算设宴庆祝。
张玉寒没扫兴,说是回去之后跟媳妇商量好就给人下帖子,立马就有好几个人吆喝说到时候肯定去,不醉不归啥的,总之面上都挺为他高兴。
这些人心里想啥,张玉寒都不在意,该客套客套该委婉委婉。
说起来,哪怕去年回家前这些事情张玉寒都不会干,经过这回生死之间的磨练之后张玉寒却想通不少,有时候人情交际就是一张皮子,用心把皮子撑起来,总有用得上的时候。
学子们说得差不多了,府学的先生们才笑着过来,其中陈学官感想最复杂。
他在府学里算是跟张玉寒交往最深的,张家也去过几回了。
要说府学里头就属他最知道张玉寒的底细,以前这人是真穷,买柳枝巷的三合院时他身上只带了八十两,差了四十两还要跟人拆借,卖个冰皮方子就敢狮子大开口要他两千两一百亩地加一个铺子,要不是那会儿他真需要这个方子打通上层关系,陈学官听到他开口那会儿就得拂袖而去了。
就这么一个人,居然闷不吭声得了朝廷赏的一座宅子。
陈学官跟着上前说了一声恭喜,听众人恭维得差不多了才笑道:“都快放学的点了,这种好事得赶紧回去告诉家人。”
旁人听到了,也说是该早点回去,张玉寒今日早上没坐马车出来,罗美娘这些日子经常要去城外看花田,马车和阿才都是紧着她先用,就有人说要送他一程,张玉寒也没客气,坐了马车就往回赶。
…………
罗美娘带着麦苗正在屋檐下剥春笋。
要说刚回府城时,还零星下了几场小雪,不过一个多月,天气就暖和起来。
看着角落的枣树都长出花苞,家里头人人也都换上春装。
春装都穿上了,各种各样的春天时令作物也都出来了。
今日罗美娘把最后一批处理过的向日葵种子拿到庄子去种,回城时正好看到路边有老农在卖春笋。
一看到春笋她就想到酸笋,一下子就馋了。
罗美娘在娘家时最爱吃这一口,每年村附近的竹林冒头时,她总要跟着族里姐妹一块去挖笋,她疾手快,看哪里地面儿有凸起,抡起小锄头一砸下去,就是一只嫩笋出土。
做酸笋就得用这种刚长出的嫩笋。
老农两筐子春笋看着都挺不错,罗美娘想着多做一些能吃得久一下,便都买下了,张玉寒进家门时,她和麦苗还没掰完,就听到男人脱口而出的好消息了。
这要是唐氏还在府城,听到这么一件好事,家里准保热闹得不行,罗美娘虽然也高兴,不过除了拿房契前洗过一回手,看完之后也就收起来了。
在京城多了个四进宅子是挺好,就是如今张玉寒要考到京城还远着,这座宅邸在罗美娘看来,就跟挂在驴子跟前的胡萝卜一样,看得到摸不着。
罗美娘这么说,张玉寒就说这根胡萝卜还是很值钱的,刚才在府学里不知道多少人心里都在羡慕嫉妒,都把他围得密不透风了。
罗美娘也跟着道,刚才要是衙役直接找到柳枝巷子来,恐怕四邻也得把家里围住。
不想外头猜测的那样,两口子对这事激动的程度有限,高兴当然是高兴的,但是先前在北关县里,已经消耗过了一波兴奋,那两日张玉寒收礼收得手都软了,对比起来,朝廷迟来的奖赏就跟锦上添花似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