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相对正规军,他们的组织能力、军事技术和战术水平显然都相当业余。
他们的军事教材,就是《水浒》、《三国》,他们的军事领袖都是自学成才,在失败中逐渐成长。
他们不需要后勤部门和装备部门,打到哪里抢到哪里。
如果有饥民大批来投,他们当然欢迎。
如果没人来壮大队伍,他们也不发愁。
东晋时孙恩起义,“所过城邑,焚掠一空,单留强壮者编入队伍,妇女老弱,皆投诸水中”
。
关于明末的起义队伍,也常有这样的记载:他们想发展队伍,就把一村一寨的房屋都烧光,强迫一村的青壮年入伙。
他们拿着刀一个一个逼问,是想回家还是想留下来。
如果这个人不识相,说想回家,那么他们便说:“那好,我就送你回家。”
一刀砍了完事。
如果愿意留下来,他们还要追问你家里有没有老婆孩子。
如果说有,还要问:“想不想他们?”
如果回答是想,那么,对不起,也得一刀砍了。
如果谁被逼入伙后又逃跑,那么不是割了耳朵就是割去鼻子,以为警诫。
三
这样一支军队,如果缺乏出色的领导,当然会一败涂地。
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虽然千千万万,但是成功的不及万分之一,主要的原因不在于“反动势力的强大”
,而在于革命者出人意料地缺乏能力。
道光三年,马万良父子的起义就是一出闹剧。
直隶清河县人马万良、马进忠是“八卦教”
教首。
和楚清一样,发展了一定数量的信徒后,他们父子做起了皇帝梦。
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是在三十多个教徒的拥戴下直接称帝。
父亲马万良后来在供词中是这样交代的:(十月)初一那一天,到了三十余人,摆了桌供,小的坐在当中,继子(马进忠)穿上黄袍,说请老主让位。
小的下来让继子坐下,就算登基。
众人磕了头,起了“天心顺”
年号,封小的为明天教主,刘允中之女刘氏、侄媳李氏及董顾氏们九人为三宫六院;又封刘允中们为将军、六部、四丞相,郭浩德为护国军师;又分七十二贤、十二差官名目。
那日男女徒弟并未到齐,有当面封的,有未到先封的,也有十一月二十五日继子回家在那里封的。
导演完这场“登基”
闹剧以后,马氏父子毕竟也知道农村土炕算不上“龙廷”
。
为了实现帝王梦想,马进忠决定实施攻打临清、清河的“计划”
。
但是计划实在太雷人了:他们打算在道光三年十二月十五在临清城外会合,“暗进临清西门,夜晚动手,乘人不备,光抢文武衙门,得了枪炮再回去抢清河县城。
有了人马器械,再商议二月初取龙抬头吉日起身,一路打抢北上。
众各允从”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