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梧桐文学】地址:https://www.wtwx.net
之上来“求真”
,从而发展起“奢侈”
的西方科学和哲学。
因为对财富有着毫不讳言的热衷,所以才有了西方人的扩张心态和进取精神。
因为受“欲望”
的蛊惑,在“省力”
、“好玩”
的推动下,所以西方的科学技术才不断发展。
而在中国,作为一个皇帝,“兴趣广泛”
绝对是坏事。
富足文化与贫穷文化的差别之一,就是好奇心在富贵文化中有正大光明地存在的权利,而贫困文化认为基本生活需要之外的东西都是无益的。
在今天看来,作为少有的对技术改进与发明提供大力支持的皇帝,杨广统治期间,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工匠与技术专家可以大展才华的黄金时期。
据刘善龄《细说隋炀帝》,大运河、赵州桥等著名工程即在此期间完成,而玻璃、可携带式水漏计时器等后来得以广泛应用的发明,也出现于此时。
然而,在传统文化中,那些技术与发明都被认为是“奇技淫巧”
。
所谓“奇技淫巧”
,就是超出了人们基本日常需要的精巧工艺品。
就如同吃饱是天理,吃好是人欲一样,能满足实用是天理,追求省力、好玩就是人欲了。
在实用主义的中国人看来,这种“无用”
仅仅是满足人们智力和好奇心需要的东西,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清世宗实录》卷七五中记载的雍正皇帝的观点代表了大部分中国人的看法:“于器用服玩之物,争奇斗巧,必将多用工匠以为之。
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此逐末之所以见轻于古人也。”
而杨广对外部世界的强烈兴趣则更为不祥。
如同中国的地理环境一样,中国文化是一个封闭自足的体系。
大自天宇,小至尘埃,一切都已经有了圣人给出的板上钉钉的解释。
从根本上说,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新鲜事物”
。
一切探险、好奇,唯一意味的就是“浪费”
、“不安分”
、“危险”
。
所以,中国文化提倡的是“父母在,不远游”
,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是“百动不如一静”
。
史学家认为,杨广的欲望是危险的火种,必将烧毁王朝的前途。
十六
史家对杨广的非议并非全无道理。
应该说,显赫的功业并不能掩盖杨广政治中的致命缺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